她深知,明日踏入县试考场,等待她的或许是一场恶战。
但无论如何,她都己做好了准备,哪怕前方荆棘满途,她也定要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冯姣便早早起身。
简单洗漱后,她穿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的青衫,拿起考篮,毅然迈出家门。
县城的考场外人声鼎沸,喧闹非凡。
考生们或神色紧张,或自信满满,三两成群地交谈着。
冯姣一出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瞧,那不是个女的吗?
居然也来参加县试。”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科举岂是女子能掺和的。”
周围考生的议论声如同细密的针,纷纷朝冯姣刺来。
冯姣紧了紧手中的考篮,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地踏入考场。
她的目光坚定,仿佛周围的议论声都不过是耳边的微风。
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冯姣打量着西周。
狭小的考棚略显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墨香与淡淡的汗味。
不一会儿,考官开始分发试卷。
冯姣接过试卷,目光扫过题目,心中不禁一喜。
这些题目在前世她便己烂熟于心,如今凭借着前世积累的学识和独特见解,她有十足的把握应对。
冯姣定了定神,提起毛笔,饱蘸墨汁,开始奋笔疾书。
她的笔触坚定有力,一行行娟秀的字迹在试卷上蔓延开来。
时而微微皱眉,思考如何将观点阐述得更加深刻;时而又轻轻点头,对自己写下的内容感到满意。
与此同时,在考场的一个阴暗角落里,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低声交谈着。
“王二,上头交代了,一定要想办法让那个女娃考砸。”
其中一个尖脸的男子说道。
被称作王二的胖子搓了搓手,露出狡黠的笑容:“放心吧,李三,我己经有主意了。
等会儿趁她不注意,我就把她的试卷弄脏,看她还怎么考。”
考试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冯姣全神贯注地答题,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王二趁着考官巡视的间隙,猫着腰,像只老鼠般悄悄靠近冯姣的考棚。
他的手中拿着一小瓶墨汁,眼中闪烁着不怀好意的光。
就在王二准备将墨汁泼向冯姣试卷的瞬间,突然,一阵风吹过,将旁边考棚考生的试卷吹落在地。
考官听到动静,立刻转身查看。
王二心中一惊,手一抖,墨汁洒在了自己的衣服上。
他暗骂一声,只得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冯姣依旧沉浸在答题中,她从历史典故入手,结合当下王朝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在论述如何解决民间疾苦时,她写道:“当今之世,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需精简税目,严惩贪腐,使民力得以休养生息。”
在谈及边防问题时,她又指出:“北方游牧部落时常侵扰,当加强军备,训练精锐之师,同时开展贸易,以经济手段制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考生大多面露难色,抓耳挠腮,而冯姣却从容不迫,笔下如有神助。
很快,她便完成了答卷。
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她长舒一口气,将试卷工整地放在桌上。
此时,考场内陆续有考生交卷。
一些考生经过冯姣考棚时,忍不住投来好奇的目光,试图窥探她写了些什么。
冯姣坦然地与他们对视,目光中透着自信。
考官们开始收卷,冯姣看着自己的试卷被收走,心中默默祈祷。
她知道,自己答题如此独特,能否得到考官认可还是个未知数。
而守旧派爪牙刚刚的举动虽然没有得逞,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还不知道会有什么阴谋等着自己。
天色渐晚,冯姣随着人群走出考场。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她抬头望向天空,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实现自己改变王朝命运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