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儿科病房 刘薇 2025-09-05 17:19:27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夜风穿过门缝,带着咸阳城特有的、混合着泥土与权力的冰冷气息。

赵沐笙将最后一勺肉羹送入口中,温热的暖流顺着食道滑入胃里,驱散了连日来积攒的寒意与疲惫。这是一种久违的、属于“人”的感觉。三年来,他更像是一台为了生存而精准运转的机器,进食只是为了补充燃料,感受不到任何乐趣。

他放下陶碗,目光落在那方静置于铁砧上的兰花丝帕。丝帕的质地比他身上最体面的衣服还要好上百倍,那朵含苞的兰花绣工精巧,仿佛带着生命力,在昏暗中散发着幽幽的微光。

指尖捻起丝帕,那股清雅的幽香再次萦绕鼻端。这不是任何一种他所知的香料,纯粹、干净,如同雪山之巅初融的清泉。他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双惊鸿一瞥的眼眸,清澈、沉静,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寻。

善意?好奇?还是……另有图谋?

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用与被利用、压迫与被压迫的时代,一份突如其来的、不求回报的馈赠,本身就是最大的反常。赵沐笙的心中没有泛起多少感动,反而升起了更深的警惕。他将那方丝帕小心翼翼地折好,贴身放入怀中。无论对方是谁,有何目的,这份“缘分”,他暂且记下。

他的注意力很快回到了更现实的问题上——腰间那个沉甸甸的钱袋。

一百金。

他将金饼一枚枚取出,在冰冷的铁砧上排开。一共十枚,每一枚都代表着一笔足以改变命运的财富。昏暗的铁匠铺里,这些金饼反射着余烬的微光,仿佛十颗灼热的星辰,散发着致命的诱惑。

下午时,他用这笔钱的威慑力,让那个贪婪的里正卑躬屈膝,屁滚尿流。那一刻的***是真实的,但***过后,是更加冰冷的现实。

一个穷困潦倒的铁匠,一夜之间拥有了巨款。这个消息,恐怕天亮之前就会传遍整个坊市。里正不敢再来,但坊市里游荡的地痞无赖呢?城中那些嗅觉比猎犬还灵敏的豪强恶霸呢?甚至,是那些眼高于顶,视人命为草芥的权贵子弟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古话,在任何时代都是至理名言。

这笔钱,既是让他挣脱生存枷锁的钥匙,也可能成为将他拖入万丈深渊的沉重枷锁。

他不能坐等危险上门。

赵沐笙的眼神变得锐利而冷静,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在这一刻完全启动。他开始分析问题,评估风险,制定方案。

问题:如何将这笔“热钱”转化为真正的“实力”?

风险:财富暴露,引来觊觎,导致人财两空。

方案:

一、隐匿。找个地方把钱埋起来,继续装穷。这是最安全,也是最愚蠢的办法。财富如果不能流动,就只是一堆无用的金属。

二、投资。将钱迅速地、高效地转化为固定资产和生产力,将“财”变成“势”。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条路。在这个时代,最可靠的不是藏起来的金子,而是握在手中的力量。而对他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他脑海中的知识,和他这间小小的铁匠铺。

但这间铺子,太小,太破,太简陋了。

他的炉子,温度上不去,无法进行高效的渗碳和冶炼。

他的风箱,是单向的,鼓风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他的铁锤,只是凡铁,每一次高强度的锻打,本身都在损耗。

他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建造更大规模的冶炼炉,没有地方存放矿石和燃料,更没有一个安全的仓库来保管成品。

他需要一次彻底的升级。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

脑海中,冰冷的面板无声地展开,没有回应,只是呈现出他所想的内容。

当前资产:一百金秦制

资产优化方案初级:

1. 购置产业:建议在咸阳东市或西市,购买一处拥有独立院落及仓库的商铺。预估花费:三十至五十金。优势:获得合法产权,拥有更大操作空间与安保能力。

2. 升级设备:

- 建造双向活塞式风箱。所需材料:优质木材、鞣制皮革、青铜构件。预估花费:五金。

- 建造蓄热式高温熔炉。所需材料:耐火土、粘土、石英砂、草木灰。预估花费:十金材料费。优势:炉温可稳定提升至1300℃以上,满足高碳钢冶炼需求。

- 锻造高碳钢工具组大锤、小锤、夹钳。所需材料:精炼铁料。预估花费:三金。

3. 采购原料:

- 优质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建议采购量:十车。预估花费:二十金。

- 木炭。建议采购量:二十车。预估花费:五金。

4. 雇佣人手:建议雇佣2-4名身家清白、孔武有力的帮工。预估花费:月钱一金/人。

总计预估:七十至九十金。

风险提示:大规模采购与建设活动,将引起官方注意。建议寻求合法庇护或与官方建立合作关系。

看着脑海中清晰罗列的方案,赵沐笙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才是工程师该干的事。他将金饼重新收回袋中,心中那份因财富而生的浮躁与不安,已经彻底被一张清晰的蓝图所取代。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赵沐笙便醒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生火打铁,而是将铺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然后从一个箱底,翻出了一件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几乎没穿过的细麻布短褐。虽然也打了几个补丁,但比他那身被汗水和铁屑浸透的破烂衣物,要体面太多。

他仔细地将头发束起,用一根木簪固定。镜子里,映出一张年轻而陌生的脸。因为常年烟熏火燎和营养不良,面色有些蜡黄,但五官轮廓分明,一双眼睛在彻底摆脱了麻木之后,显得格外深邃明亮。

他将九十金用布条紧紧缠在腰间,只留了十金放在钱袋里。然后,他锁上铺门,迎着清晨的微光,第一次以一个“买家”的身份,走向咸阳城最繁华的区域——西市。

秦朝的都城,有着严格的坊市制度。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店铺林立,人流如织。来自天南海北的货物在这里汇集,车马喧嚣,叫卖声不绝于耳。与赵沐笙所住的贫民坊市那死气沉沉的景象,完全是两个世界。

赵沐笙没有被这繁华所迷惑,他的目标明确。根据系统的建议,他需要先找到一家信誉良好、规模庞大的材料商行。

穿过几条贩卖丝绸、漆器和珠宝的街道,他来到了一片更为粗犷的区域。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矿石和牲畜的气味。这里的商铺,门面更加开阔,院落深邃,不时有满载货物的牛车马车进出。

他在一间名为“四海通”的商行门口停下了脚步。这家商行占据了整整半条街,门前立着两尊石狮,数十名伙计正在忙碌地装卸货物,管事们手持账簿,大声地吆喝指挥,一派繁忙景象。

赵沐笙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一个眼尖的伙计立刻迎了上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然穿着干净,但衣料普通,神情便带上了几分职业性的怠慢:“这位客人,想买点什么?柴米油盐,还是布匹针织?”

“我找你们掌柜。”赵沐笙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平静。

伙计一愣,随即撇了撇嘴:“我们掌柜忙得很,哪有空见你。你要买什么,跟我说也是一样。”

赵沐笙没有理他,目光直接投向柜台后方一个正在拨打算盘的老者。那老者约莫五十多岁,身穿锦袍,头戴小冠,虽然在埋头算账,但眼角的余光却早已将赵沐笙的到来尽收眼底。

“我来买矿,买炭,买地。”赵沐笙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传到了老者的耳中。

“噗嗤。”旁边的伙计忍不住笑了出来,“小子,你睡醒了没有?你知道我们这里一车好炭要多少钱吗?还买地?西市的地,寸土寸金,你……”

他的话没能说完,因为那名老者已经放下了手中的算盘,缓缓抬起头,一双精明的眼睛,如同鹰隼般锁定了赵沐笙。

“让他过来说话。”老者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

伙计的笑声戛然而止,连忙躬身称是,不情不愿地给赵沐笙让开了路。

赵沐笙走到柜台前,与老者对视。

“年轻人,口气不小。”老者抚了抚自己的山羊胡,“我这‘四海通’,开张三十年,还没见过你这么买东西的。说吧,你要什么矿,什么炭,什么地?”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考究和戏谑,显然是在看赵沐笙怎么收场。在他看来,这不过又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穷小子,来这里消遣他罢了。

赵沐笙没有急着拿出金子来证明自己的财力,那是最低级的做法。他平静地开口:“矿,我不要市面上常见的褐铁矿,我要含铁七成以上的磁铁矿,或者赤铁矿。矿石必须是拳头大小的块矿,不要杂质过多的粉矿。若是有从蜀地运来的矿,最佳。”

老者脸上的戏谑表情微微一滞。

赵沐笙继续说道:“炭,我不要普通的杂木炭,我要用硬木烧制的精炭,最好是烧透的青冈炭。要求是质地坚硬,敲击有金石之声,燃烧时无烟少灰。这样的炭,我要二十车。”

老者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算盘上敲击了一下,眼神变了。

“至于地,”赵沐笙的目光扫过商行深处的院落,“我要一处像这里一样,前店后院,自带仓库和高墙的独院。位置不能太偏,要方便车马进出。最重要的是,地契文书必须干净,能立刻在官府过户。”

当赵沐笙说完这番话,整个柜台周围都安静了下来。先前那名嘲笑他的伙计,此刻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老者死死地盯着赵沐笙,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精光爆射。

他不是在听一个穷小子吹牛,他是在听一个真正的行家在提要求!

普通铁匠,只知铁是铁,炭是炭。哪里分得清什么磁铁矿、赤铁矿?更别说指定产地和形态!至于精炭,那都是供给宫中或者军中铸造坊的珍品,寻常市面上极少流通,价格昂贵。能说出青冈炭,并且知道其特性的,绝非等闲之辈。

而买地的要求,更是条条都说在了点子上,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这个穿着普通的年轻人,绝对不是他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老者沉默了许久,脸上的轻慢彻底消失,取而代代的是一种商人的凝重与好奇。他缓缓站起身,对着赵沐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后堂饮茶,详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