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诗和远方”真的要来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傍晚,徐杰回到家中之后,一家五口像平常一样吃着晚饭。

晚饭的菜肴很丰盛,还有些过年吃剩的“大菜”和“硬菜”,可就是没啥新花样。

徐杰看着这些餐桌上的“老面孔”,爱吃不吃,心里还在想着可能要去非洲这事。

刚想说给家人们听,可一想这事儿还没个准信,也就话到嘴边,先不说吧。

免得到时候得知,原来又是老板的一个幺蛾子而己,但把家人们先白白吓了一跳,或者是空欢喜一场。

晚上,徐杰还为此有点失眠,一宿没睡好。

第二天一到办公室,徐杰就立即用电脑上网查肯尼亚的情况,尤其是气候等情况。

工程公司其实也是“靠天吃饭”的,天气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极大。

的确如初中地理课说的一样,肯尼亚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沿海地区湿热多雨,内陆高原温和少雨,并有两个明显的雨季和两个相对的旱季。

徐杰查完,一捏鼻子,他是把初中地理课中,对肯尼亚气候的描述中,好的部分给记住了,而差的部分给忽略了,而这正是未来施工中的大敌。

看来哥几个昨天嘲弄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老板也来上班了,见到徐杰,就立刻招呼他进自己的大办公室。

“郑总,我刚才查了肯尼亚的气候,也没记忆中的那么好。

主要是有两个明显的雨季的,会不利于施工的。”

徐杰先好心提醒老板,然后习惯性地准备坐老板桌对面的小椅子上,那是他通常汇报工作时坐的位置。

此时,徐杰越是显得好心,似乎越是让郑总误会,觉得他可能是不想去了。

郑总则赶紧招呼徐杰坐一旁的茶椅上。

“项目并不是在肯尼亚,而是在几内亚。

这些国家的名字都差不多的,‘尼’呀,‘亚’的。

昨天我电话里说错了。”

郑总立即更正,然后在茶椅的主人位坐下。

他说话的态度还是显得比平常谦虚和低调了不少。

这反而让徐杰觉得有些不安,猜想着又有啥幺蛾子。

又不用我去了?

别让我空欢喜一场呀!

这些小国家的名称的确有点拗口、类似和难记。

有些还只是听到过,但就是搞不清楚在地球的哪个位置。

“哪个几内亚?

好像世界上,有好几个名称中带‘几内亚’的国家呢!”

徐杰听到自己要去的国家,从印象中还不错的肯尼亚,突然改成几内亚了,赶紧又提醒。

坐下后,郑总便开始熟练地摆弄他的茶具,准备泡茶了,又指了指他超大老板桌一角,上面摆着一份崭新的工程合同。

“喝功夫茶的待遇,那可是只有来访的客户或者重要的供应商代表才能享受的待遇呀。

今天这是什么情况?”

徐杰一边揣测着老板的意图,一边从一桌子的文件资料中,拿起了那份合同,立即打开看了起来。

合同内的工程地点的确写着:几内亚共和国,项目是一个5万人的国际标准体育场,而乙方项目经理写着:程建国。

“这不是老程的活儿吗?”

徐杰问道。

程建国其实只是公司的一个施工队长,就是个农民工的“包工头”,俗称:小老板,并不是公司正式员工。

老程也是在地坪工程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算是个“老江湖”了。

他来公司结算或者办事的话,都是会走个套路,上上下下,一圈“华子”烟打点铺路的。

“小徐,这是一个中国政府的海外援建项目。

考虑到其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不容有失,加上你年轻,又会外语,公司还是决定派你去。”

郑总语重心长地说着,语气中饱含着一种嘱托和信任。

说完,他把第一个洗干净的功夫茶杯,放在了徐杰的面前。

受宠若惊的徐杰,赶紧用手指轻轻点了两下桌边,并继续扫视合同内容。

合同内对于乙方项目经理人选的要求,就8个字:身体健康、德才兼备。

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郑总给出这样一个解释。

“原来如此。”

徐杰接住老板的话,继续低头看合同的最关键和敏感的内容:价格、付款条件。

那是相当烂的一个价格,就算是在国内,一般都不会签的低价。

而且这种低价就算签了,在合同内往往要与另一个相当优质的价格并存,正所谓“肥瘦搭配”。

而付款条件是:发货后付款70%,货到现场后付款至95%。

意思就是,合同签了,不执行的话,也就是一张废纸。

一般公司内部,只要是哪个搞业务的同事,准备去签一个低价合同,郑总就喜欢当众一顿嘲弄加抱怨,来一句:“签这个价格,你的提成就别想了哈!”

,甚至拒签合同。

往往这时,大家都会顺着老板,也附和着说几句。

徐杰此时也准备好了表情,正准备开口抱怨呢。

可合同的最后一页的乙方代表签名区域,签得正是郑总的大名。

徐杰这是差点撞老板的枪口上,便收起了表情,把合同书合上放下了。

郑总也看出了徐杰想说什么,解释道:“这就是一个国家任务,价格没得商量的,要么就不签。”

功夫茶泡好了,郑总又先往徐杰的茶杯里倒茶。

徐杰赶紧又用手指轻轻点两下桌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尽管茶还很烫。

“过两天我会带你去见袁总,他是这个项目的国内物资后援组的对接人,详谈具体合作事宜,落实项目。

另外,你出国的补贴,一天这个数。”

郑总坚定地用手势表示了个数字“三”,十分豪爽地先把条件开好,先打消徐杰的顾虑。

合同书的甲方盖章的红色油墨,还相当的新鲜,应该是刚盖完章,就立马送过来的,所以昨天下班后,才会接到郑总的电话通知。

“嗯嗯,好的,郑总。”

徐杰说完,喝完了茶杯里剩余的茶,把茶杯放回了洗茶杯的小水盆里,又把合同书放回原处,就走出了郑总的办公室。

办公室外的同事们,见到两人进办公室后,似乎就开始等着看徐杰出来时的表情了。

看到徐杰一脸轻松,大家面面相觑,心想:这傻小子,准又被老板请喝了个茶,就给彻底忽悠了吧。

徐杰其实也是有点见钱眼开的,丰厚的补贴的确很是诱人,工资可还是照发的呀。

毕竟一家五口,现在还挤在上海老式里弄里过日子。

“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一家老小都得靠他。

而且合同里有一条,也是看着很让人舒心,意思总结一下就是:包吃包住、包往返机票。

如今市场经济的年代,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辈人才经历过的“吃国家、用国家”的机会,可真的是不多了。

这种出国公干,顺便大开眼界的机会,不抓住,岂不后悔一辈子。

徐杰一想到这些,心头就是一阵暗爽。

这又是他一首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呀!

的的确确,千真万确呀!

还工作生活两不误,还能拿补贴,呵呵。

就是老板这次,居然对他这么的慷慨,这么个烂价格的合同,毛利润率几乎为零,可不允许这样的呀?

管他呢!

大不了,能咋的?

我就一个打工仔而己!

看来这个项目,老板想挣的不是钱,而是公司的面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