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杂物间的灯光依旧昏黄,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林薇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椅子上,目光却不再空洞。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那枚冰冷的袖扣,仿佛那是通往真相的密钥。
电脑屏幕上,加密邮件的附件已被她反复研究了整夜。每一个时间戳,每一行代码,每一个模糊的监控画面帧,都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愤怒和委屈依然存在,但已被一种冷静的决心所取代。
她不能再被动等待命运的审判。既然有人给了她这把武器,她就必须学会如何使用它。
早晨八点,行政部的同事准时来“交接工作”,又将一摞新的表格放在她桌上,眼神中带着惯常的怜悯:“这些今天要录完,财务部急着要。”
“好的。”林薇抬起头,给了对方一个平静的微笑,“谢谢。”
那同事愣了一下,似乎惊讶于她的镇定,嘟囔着“不用谢”就匆匆离开了。
林薇知道,在所有人眼中,她仍然是个等待最终判决的“抄袭者”。而她要利用的,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
午休时分,林薇端着餐盘,看似无意地坐在了IT部小张的对面。小张是公司里少有的对她保持基本友善的员工,也是个技术宅,对系统漏洞有着近乎偏执的好奇心。
“张哥,请教你个问题呗?”林薇故作轻松地开口,“我有个朋友的公司,发现内部系统有异常登录,IP显示是内网,但找不到具体源头,这种情况可能吗?”
小张推了推眼镜,立刻来了兴趣:“太可能了!如果是通过VPN跳转或者劫持了某个闲置设备的IP,就很难追踪。你朋友公司用的什么防火墙?如果是旧版的Cisco...”
林薇耐心听着他滔滔不绝的技术分析,适时插入关键问题:“那如果操作时间在凌晨,会不会留下什么特别的日志记录?”
“凌晨?那更可疑了!”小张压低声音,“正常操作都会在系统日志里留下进程ID和权限验证记录,但如果是高手,可能会用脚本抹去...不过再怎么抹,路由器的流量日志总是有痕迹的,就看有没有人去查了。”
林薇的心跳加速了。这与她收到的云操作日志完全吻合。
“这么复杂啊...”她故作惊讶,“那我得提醒我朋友好好查查。谢谢张哥,你懂得真多!”
小张得意地笑了:“小意思!有问题随时问我。”
第一步求证顺利完成。林薇几乎可以肯定,那份匿名日志是真实的。
下午,她借口去人力资源部交表格,经过李总监的办公室时,注意到他正专注地阅读最新的行业报告。这是他的习惯,每周三下午都会抽时间阅读专业资料。
林薇深吸一口气,从口袋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那是她从技术分析报告中精心截取的一页,上面用红色标注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植入代码的时间戳与原始创作时间存在明显断层,系后期添加无疑。”
她假装整理衣角,迅速而自然地将那张纸塞进了李总监报告书的中间页。动作快得几乎无人察觉。
回到杂物间,她的心跳依然剧烈。这是一步险棋,但如果李总监如她所想的那样专业且公正,这个技术细节一定会引起他的注意。
机会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下午三点,设计部突然召开临时项目会议。林薇本不在与会名单上,但李总监的秘书特意来叫她:“总监说你也来听听,毕竟是你之前跟的项目。”
林薇感到一丝意外,但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她塞的那张纸起了作用。
会议室里,苏晴正站在投影屏前,讲解着她“重新设计”的方案——实际上是在林薇原创概念的基础上做了些肤浅的修改。看到林薇进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被得意所取代。
“...所以我们必须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甚至涉嫌抄袭的概念,”苏晴意有所指地说,目光扫过林薇,“回归更稳妥、更专业的表达...”
几位项目经理点头附和,李总监沉默地听着,表情难以捉摸。
林薇安静地坐在角落,仿佛只是个旁观者。
会议接近尾声时,李总监突然开口:“苏晴,你对这个方案的互动环节有什么具体规划?特别是用户数据收集部分,如何确保与整体设计语言的一致性?”
苏晴显然没准备这么细,支吾着说:“这个...技术实现上会有专门团队负责,我们只需要提出需求...”
“但创意概念应该包含对技术实现的基本考量,不是吗?”李总监追问,语气依然平静,但带着不容回避的严肃。
苏晴的脸色有些难看:“当然...我会后续补充...”
就在这时,林薇突然抬起头,声音清晰而平静地插话:“总监,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苏晴前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苏晴皱起眉头,明显不想让她发言,但在李总监面前不好直接拒绝。
“说。”李总监简短地回应。
林薇看向苏晴,眼神无辜而求知:“我记得Alex Johnson的那个作品,是在去年3月发布的。但据我了解,国内网络直到5月才有大量访问记录。苏晴前辈是怎么在4月就获得那么详细的灵感参考的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资讯渠道可以分享?”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这个问题太具体,太精准,直接刺中了整个事件中最不合逻辑却又被忽略的一点。
苏晴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演讲笔:“我...我自然有我的专业渠道...这不需要向你汇报吧?”
“当然不需要,”林薇立刻接话,语气依然谦逊,“只是好奇而已。毕竟如果能提前接触到这么好的作品参考,对大家都有帮助。”
她顿了顿,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个作品的交互细节处理得真巧妙,特别是手势识别与品牌logo的结合方式...苏晴前辈的方案里好像也借鉴了这个思路?”
这话看似赞美,实则致命——苏晴的方案中确实有类似处理,而她一直声称那是自己的“独立创意”。
苏晴彻底慌了阵脚:“你!你什么意思?我只是...只是巧合!优秀的创意本来就有相通之处!”
“确实如此。”林薇微微一笑,不再咄咄逼人,适时地收回了锋芒。
但已经足够了。会议室里的每个人都能看出苏晴的慌乱和反常。几位项目经理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李总监的眉头也深深皱起。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苏晴第一个匆匆离开,连常用的笔记本电脑都忘了拿。
林薇故意留在最后,慢慢整理着笔记。当她准备离开时,李总监突然叫住了她:“林薇,等一下。”
她的心猛地一跳,转过身:“总监,有什么事吗?”
李总监打量着她,目光中带着审视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刚才会议上...你提到那些网络访问时间的数据,是从哪里看到的?”
林薇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之前做市场调研时偶然注意到的,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下了。刚才突然想起来,就随口一问。”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但李总监显然不完全相信。他沉默了片刻,突然压低声音:“职场很深,有时候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真相。你好自为之。”
这句话像是警告,又像是提醒。没等林薇回应,他就拿起文件离开了会议室。
林薇独自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李总监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他一定看到了她塞的那张纸,并且产生了怀疑。
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他是会深入调查,还是选择明哲保身?
走出会议室,林薇发现沈皓等在门口,脸上带着担忧:“你没事吧?刚才会上...”
“我没事。”林薇勉强笑笑,“只是问了几个专业问题而已。”
沈皓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薇薇,有些事情...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你...要小心苏晴,但也别太相信...”
他的话没说完,就突然停住了,目光惊慌地看向林薇身后。
林薇回头,看见顾景深正站在走廊尽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不知道他已经在那里站了多久,又听到了多少。
沈皓慌忙找了个借口离开,留下林薇独自面对顾景深。
顾景深迈步向她走来,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他的目光一如既往地深邃难测,但在经过她身边时,几不可闻地说了一句话:
“做得不错。但别急。”
然后他径直走过,没有停留,没有回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林薇愣在原地,心脏狂跳。
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一种认可?还是一个警告?他到底知道多少?又在这场风波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所有的线索都像一张无形的网,而她正站在网中央,既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也感受到了更深沉的危机。
反击已经开始,但游戏的规则和玩家,似乎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