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林阿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30年11月8号“哪里来滴乖乖哦,快入冬了穿这么点嘛?”

“跟阿婆走要的不?”

11岁的怜笙警惕的后退了一步,以为又是一个来抢她东西的人慈祥的老太太像是被怜笙的动作逗笑了一样,“莫怕嘛,跟阿婆走,虽然吃不饱,但总是要有保障一点儿,你说是不?”

“乖乖,不跟我走,你熬不过这个冬天嘞……”老太太见怜笙没有动,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我跟你走,但你保证不会丢了我……”母亲告诉她活着才是一切的根本,她要活着,她想活着,而不是静悄悄的死在这个冬天“不会嘞,乖乖——”回去的路上,老太太絮絮叨叨个不停,怜笙也不说话,也不插嘴“我是西川滴,来南京找我女儿,小姑娘家家说是要去报效祖国,我名字叫林招娣,不好听的很,你叫我林阿婆就行了乖乖啊,你叫啥子?

有名字不?”

“有,叫怜笙没有姓冇?”

“没有,我父亲说我就只是我而己,不需要姓”林阿婆笑的开怀“这名字好!

我们怜儿妹是个有人疼的姑娘啊!”

林阿婆的住所很简陋,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简陋归简陋,倒也有些家的影子……到这里,不是她的家只有乖小孩会被接受“……阿婆,我睡地上就好”林阿婆愣了愣,揉了揉怜笙的脑袋“一个小孩咋想的那么多呢,一张床挤得下我们俩!

地上凉的很——”心好像被什么东西包裹住,久违的感到温暖,没有街边小混混的骚扰……也不用担心会有人突然出来抢她的馒头……“嗯……你从哪里头来的哦?

口音不像本地的躝?”

“我和我爸都是南京的,我妈上海的,她叫我说的普通话而己那你妈是有学问的哇?”

林阿婆倒了一杯水放在桌上,她看着小小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越看越心疼“嚯点热水不?

暖暖身子……嗯…我妈有学问,她是最优秀的人……你今年多大啦?”

“11了,明年7月7号就12你呢,就得我这乖乖的待到长大,我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养的起你嘞,你不需要操心任何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中国军队,随后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1932年7月3日“怜儿妹啊,这匕首你拿好了!

随身带的!

听的没得?!”

林阿婆忧心忡忡的把一把银制的匕首放在了怜笙的手上“南京安全不了几年,我们怜儿妹乖,肯定是要活着,好好嘞活得起……”怜笙皱了皱眉,握着匕首,她抬起头,那双黝黑的黑色眼眸一眨不眨的看着林阿婆“不可以不要我……你放心,阿婆会永远陪的你”林阿婆摸了摸怜笙的脸颊,“长肉了,我们怜儿妹越来越漂亮了,水灵灵的大白菜以后也不晓得遭哪个猪拱了!!”

“阿婆……以后你歇着吧?

我快14了!

己经不小了!

但你年纪大了,总归对身体不好,累的慌——累出毛病怎么办?”

“啥子年纪大哦!

我哪有啷个脆弱嘛!”

“说来也是哈,我们怜儿妹又要长大了……”——7月7日“我们怜儿妹又长大一岁,在大点儿以后可要你照顾我这个老太婆了!”

“好!

我照顾阿婆!”

……“阿婆,我想妈妈了……别哭撒,阿婆在,会一首在……别哭了,阿婆这个心啊, 痛的很!

——”——1933年:日军进犯热河,中国军队进行长城抗战——“这年代啊,不会让女娃好过的多吃点才有营养,我的好怜儿要快一点长大,靠自己的能力,去一个没有战火的国家阿婆没文化,拜托了隔壁沈嫂子教教你一定要好好学!”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抗日救国******,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

同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怜儿妹,你多跟得桥头的那个李叔叔锻炼的!

别那些个畜生打进来了没得法子自保好,晚上我回来煮点粥那么累爪子嘛,别辛苦得自己了”——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为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实行兵谏,逼蒋抗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怜儿妹!

还不记不记得我对你说过什么。

那把匕首有没有带好?!”

“带着的,一首没放下过!”

“阿婆怕啊,怕护不住你啊!!”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拉开序幕。

随后淞沪会战打响,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好端端的生日,怎么成了这样呢……”那个夜晚,阿婆轻轻的拍着怜笙的背,她能感觉到怀里小姑娘的泪水打湿了她的衣襟“阿婆,我们都会没事的……对吗?”

“会的,会没事的”怜笙只能死死的憋住眼底的泪水,她什么也做不到,她又一次找到了属于她的家,属于她的港湾,但她护不住,只能无力的依赖在70岁的阿婆身边“阿婆,我好没用胡说什么哩,我们怜儿妹是最聪明的小孩”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