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某公司员工小王,平日里喜欢搞钻研。在工作中,经常搞个小改小革,小发明什么的。

他的其中一项创实用价值很高。单位领导看了他的技术方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小王心里不由得美滋滋的。小王见领导这么喜欢,就想做个实物出来,

可是小王把问题想的太过于天真了、也想的过于简单了。小王向领导申请制作经费时,

领导一个个都打起了官腔,不是说经费紧张,就是说自己说了不算,

或者说在和其他领导商量一下。小王没事就看这项创新,他越看越觉得好,

他心中暗想:“既然得不到领导们的支持,我就自己掏钱把他做出来,然后在推向市场。

”小王说干就干,他从银行卡里取出两千块钱,然后找朋友将实物做了出来。

小王的创新成果打破了传统工作模式,产品进入市场试用后,赢得了用户一致好评。

小王想将产品进行量产,然后在市场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单位领导知道这个消息后,

找到小王,首先对小王的这股敬业精神,进行了一番表扬,然后又给小王报销了费用。

领导并一再许诺,将小王的产品给予重点推广。几天后,单位内部报纸出现了一条,

《让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标题文章。小王一看是一篇创新的文章,就找了一份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小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原来文章写的是小王的创新课题,

但是创新人不是他自己,创新人换成了领导的名字。小王也是年轻气盛,

一气之下找到了编辑部。编辑部主任给小王的答复是,小王的职务是普通职工,

如果将名字排在领导前面不太合适,在排名时,考虑到小王级别最低,

只好将小王排在了领导后面。主任又劝小王说道:“不就是一篇文章吗,

它又产生不了什么法律效率,你为了排名去得罪领导值得吗。小王想想也是,

文章是单位的宣传工具,排名最后就最后吧!”总公司得知小王所在的分公司,

搞了一个不错的创新产品,就派人下来做调研,还给小王所在的公司搞了一个庆功会。

小王的名字在获奖名单中是最后一名,总公司领导在讲话中,

一再表扬小王的领导工作做得好,说他重视创新工作,给总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

提升了总公司的知名度。领导的讲话,从始至终对小王的名字只字没提。

小王坐着听领导的讲话,他的心里越听越感到委屈。事后,同事们都喊小王第是常委。

因为获奖名单上,小王排名第十,前九名是分公司九个常委,小王排名第十,

也就有人给小王,起了个第十常委的外号。小王的领导因为这个创新,被提到总公司任副总,

领导走了,九人常委剩下八位,还要从下面提一位增补公司领导层。

总公司在向小王所在的分公司要推荐名单时,分公司人事科误将这次获奖名单报了上去。

总公司领导一看名单,怎么是十个人,不是要一个推荐人嘛。领导拿着名单,

就想看看这十个人都是谁,也好做个心中有数。等领导将名单看完后,他好像明白了。

原来分公司是把公司常委排名,和新增补的常委一同报了上来。总公司领导看着名单,

摇摇头笑了笑,便提笔写了两个字,同意。任命书当天就进行了公布。小王由于是第十常委,

也就从职工一下子提成了技术老总,小王因祸得福,从第“十被提为第九”,

小王成了名副其实的常委。盯着技术老总这个位置有很多人,那些没有被提拔的人,

纷纷向上级告状,说是公司提拔干部不符合规定。告状信被交到了总公司副总经理的手里,

这位副总经理,也就是从小王所在的分公司,被刚刚提拔成副总经理的那位领导。

这位副总看了告状信,他也很为难,要说是下面将情况搞错了将小王的任命取消。

这件事弄不好还要搞民意调查,一调查,自己这个创新领头人就成了小王的了,

说不定自己会落个盗取他人成果的罪名,自己这个副总别说保不住了,

恐怕就连分公司经理也会干不成!领导心想:“现在唯一的办法,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小王保住,只有保住小王这个位置,才能保住自己。

”副总为了自己的前程,他死命的将小王给保了下来,并对告状的人进行了一番谈话,当然,

还给告状人施加了一些压力。当官就是怕事,告状的人一看小王,有总公司副总死命的保着,

知道再告下去,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好处,知道了事情的严重后果,他也不敢再节外生枝了。

小王想想自己从一名普通职工,突然一步“登天”一下子成为了分公司的技术老总,

还进了常委,他感到知足了。至于自己的损失,小王认为还是值得的!每当小王想起这件事,

总会感叹的说,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小王意外的进入了公司领导层,

从职工一下成了公司领导,小王的心理,还一时半会难以适应这一过程。

小王每天还是和以前一样,上下班挤公交,按时到公司刷脸打卡。小王的心理,

还没有从职工转变成领导。小王的一些朋友和部门领导,却开始对小王产生了变化。

比小王级别低的,见了小王都开始点头打招呼。小王分管的部门和业务口,

都为小王举行了祝贺宴,搞得小王,连着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吃过晚饭。小王的老婆,

以前对小王百般挑剔,现在对小王是百依百顺。小王无论回家多晚,

他老婆都等着小王回家睡觉,睡觉前都是打好洗脚水放在床前。看着身边的变化,

小王不由感叹的说道:“人不怕没本事,就怕没权力,有了权力,

你是什么出身也就无所谓了。”这一天,经理找小王谈工作,

经理语重心长的对小王说道:“小王同志,你现在是公司技术老总,是公司核心领导层了,

你要尽快适应你的工作,不能再站在职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维护公司班子的团结,

保持“圈子”稳定。对下级不能再那么宽容,职工犯了错,该批评的要批评,

该处罚的就要处罚。你对职工严格,一方面是显示公司领导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是在职工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特别是和职工讲话,要注意分寸,什么该说,

什么不该说,心里要有个数,在涉及公司秘密时,不能向外透露,更不能给职工说,

以免引起没必要的麻烦。”听了经理的这番话,小王连连点头称是。从经理办公室出来,

小王开始总结反思自己,他坐在电脑前,对下步工作做了一些规划,

其实就是调整了一下工作思路而已。小王当了领导,找他办事的人多了,

和他聊天的朋友少了。以前的同事、好朋友,对小王多了一些恭敬,少了一些真诚。

小王开始心里挺别扭的,慢慢也就习惯了。在公司里,有人找小王办事,

开始小王还能做到有求必应,时间长了,小王也开始变得圆滑起来。

小王在外面有人请吃饭喝酒,在家里也是人来人往。来的客人,当然都是找小王来办事的。

这年头,找人办事,这手里当然不能空着来。有的人是拿的名烟名酒,有的是地方特产,

也有人给孩子送个红包什么的。自从进入领导这个“圈子”后,

小王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小王穿的衣服,都是媳妇从市场小摊上买的促销产品,

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现在小王穿的衣服,都是国内外一些知名牌。小王戴的手表,

是小王的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纪念品”,据说这块表一万多块钱。

有了朋友和同事们的抬举,小王想不膨胀都不行,小王的生活变了,小王的心态也变了。

小王当了领导,不但下面请吃饭的多了,他陪领导吃饭的机会也多了。

小王自从进入公司常委,一共陪着领导吃了七次饭。刚才经理助理打电话说,

晚上陪副总经理一起吃饭。这是小王第一次陪大领导吃饭,小王心里很激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