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台上的眼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下午的课,林夏夜上得魂不守舍。

桌上那两团被撕碎的笔记纸团,像一个刺眼的伤疤,提醒着她中午那场失控的冲突。

周围同学的目光若有似无地飘过来,带着探究、好奇,甚至是一丝看戏的兴味。

赵强那伙人更是毫不掩饰他们的幸灾乐祸。

她第一次觉得,这个她坐了两年多的、象征着优等生荣耀的位置,如此令人如坐针毡。

顾长风首到下午第一节课快结束才回来,依旧是那副冷冰冰、对周遭一切毫无反应的样子。

他径首走到座位坐下,身上似乎带回了室外更清冽也更冷硬的气息。

他没有看她一眼,仿佛中午那场激烈的对峙从未发生。

但这种无视,比愤怒的回击更让林夏夜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她像是一拳打在了冰冷的棉花上,所有的情绪都无处着落,只能笨拙地缩回自己心里,反复咀嚼着那点难堪和……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懊悔。

她不该说那句话。

“懦夫”。

这个词像一根回旋镖,扎回她自己心上。

她想起那个白色的药瓶,想起他苍白的脸色和手腕上的旧疤。

她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

她自己不也戴着厚厚的面具,用“乖巧”和“优秀”来掩盖内心的惶恐和不堪吗?

这种认知让她坐立难安。

最后一节自习课,班主任李老师把她叫去了办公室。

果然是为了中午的事情。

“林夏夜,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责任心强。”

李老师语气温和,却带着担忧,“顾长风同学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刚转学过来,可能还需要时间适应。

老师希望你能多一点耐心,帮帮他,也帮帮老师,好吗?”

老师的话像柔软的枷锁,轻轻套在她身上。

她无法说出拒绝的话,只能低着头,含糊地应了一声“嗯”。

走出办公室时,她感觉书包里的那盒薄荷糖重得像铅块。

放学铃响,同学们如同出笼的鸟儿,喧闹着涌出教室。

林夏夜却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东西。

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那个沉默的同桌,更不想汇入可能会议论她的人群。

等她终于收拾好书包,教室里己经空无一人。

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户,将教室切割成明暗交织的碎片,安静得能听到灰尘漂浮的声音。

她应该回家的。

母亲应该己经做好了晚饭,会絮絮叨叨地问她开学第一天的情况,问她的新同桌,问那个“问题学生”有没有影响她。

光是想到那些问题,她就感到一阵窒息。

她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需要一个地方,能把心里那些乱糟糟的情绪整理好,重新戴好那个冷静完美的面具。

鬼使神差地,她走上了教学楼通往天台的楼梯。

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是她偶然发现的一个可以短暂喘息的秘密据点。

推开那扇沉重的、漆皮有些剥落的铁门,傍晚的风立刻扑面而来,吹散了她的刘海,也稍稍吹散了胸口的郁结。

天台空旷,视野开阔。

远处城市的轮廓在夕阳下变得柔和。

她走到栏杆边,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清凉的风灌满胸腔,吹走那些烦躁。

然而,中午被撕碎的笔记、顾长风冰冷的眼神、同学们各异的目光、李老师期待的话语、回家后需要面对的母亲……所有画面在她脑子里交织盘旋,最后定格在一张薄薄的纸上。

她从书包最里层的夹袋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折叠的纸。

那是她花了几个晚上,查阅了大量心理学和沟通技巧书籍,精心制定的“父母复婚可行性分析及执行草案”。

上面罗列了父母各自的喜好、共同回忆、可能的心结、以及她计划中的一次次“偶遇”和“家庭活动”。

她曾经以为,只要计划周密,执行完美,就能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把这个支离破碎的家重新拼凑起来。

可现在,看着这张写满了天真计划的纸,她只觉得无比讽刺。

她连和新同桌的关系都处理得一塌糊涂,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她凭什么认为自己能修复两个成年人之间破碎的感情?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像潮水般涌上,瞬间冲垮了她勉强维持的镇定。

眼泪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

一开始只是无声地滑落,很快变成了压抑不住的抽泣。

她蹲下身,把脸埋进臂弯里,肩膀因为克制不住的哭泣而轻轻颤抖。

她像个傻瓜一样。

一个自以为是的傻瓜。

她攥紧了那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纸,绝望和委屈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她猛地站起身,发狠似的将那张纸撕得粉碎!

一片,两片,无数片……写满了她可笑计划的纸屑像苍白的雪花,从她颤抖的指间纷纷扬扬地飘落,被天台的风卷着,吹向未知的角落。

好像这样,就能撕碎那份沉重的期待,撕碎那个无法完成的使命,撕碎那个努力伪装却依然一团糟的自己。

她喘着气,脸上还挂着泪痕,看着那些纸屑飘远,心里一片空茫的废墟。

就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金属摩擦的声响。

是那扇铁门被推开的声音。

林夏夜浑身一僵,猛地回头,心脏几乎跳出胸腔。

泪眼模糊中,她看到天台入口处,一个高瘦的身影倚在门框上。

夕阳在他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模糊了他的表情,但那枚耳钉的冷光和黑色卫衣的轮廓,她绝不会认错。

是顾长风。

他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