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张夺命书,完蛋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高与李斯话别后,在御辇窗旁询问嬴政道:“陛下,是否立即行军?”始皇望了望落下西山的太阳,便道:“行军百里,士卒劳乏,今晚先歇息。

明日可要赶早,三军明天三更造饭,五更起行。”

赵高得了诏令,扭头便操着那不男不女的腔调道:“陛下有令,全军今晚就地休息!

明日三更造饭,五更起行!”

军令一出,三军将士陆续安歇,享用着这难得的梦乡。

始皇望见车外的寒漠,不由得心生严寒。

‘不如再看几份奏折再睡。

’正当始皇一如既往把几卷奏折置于书案上展开,正欲批阅时。

却看见第一道奏折头行便赫然写着“始皇死而地分”几个大字!

始皇心下生疑,翻看第二道奏折,只见上书:“后日行至博浪沙,见一力士,大凶”。

接连看了两道奏折,始皇心乱如麻,却又是困惑不解。

这接连的两个预言勾起了始皇的好奇心。

当他再拿起第三道奏折看时,只见上书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

而且,这五个字居然还是用朱笔写就的!

‘何人如此大胆,敢盗用朕的御笔!

’嬴政不信邪,又接连翻阅了之后的折子,却发现都是正常的公文。

经这么一次,嬴政也没了批阅奏折的心思。

叹了口气,不厌其烦道:“哪个江湖术士戏弄朕,让朕抓到,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夜色正明,寒冷朔漠全军皆己睡去。

唯独始皇一人思忖:‘想我少年时即位,便遭嫪毐钳制,真是君不似君。

朕行加冠礼之后,叛乱迭生。

虽幸平定,但风波未定。

随后朕灭六国,一统天下,声震寰宇。

自以为成不世之功,大秦己无后顾之忧。

可这三道奏折来的莫名其妙,莫非是上天的旨意?

大秦基业又将颠覆?

’沉思己久,困意渐浓,不觉睡去。

再次醒来,始皇隐约听闻起火起灶之声,己是三更时候。

中车府令赵高此时正端着御膳向龙辇而来。

‘这回没有李斯那家伙和我争,真是轻松不少。

’待赵高拉开龙辇的御帐一看,始皇脸色铁青,像在思索什么,眼睛死死盯着前方。

始皇这一无意举动,把赵高吓得魂飞魄散,当场僵住。

停顿几秒,赵高着急忙慌的举盘跪下,颤抖着嘴唇道:“老奴侍奉不周,请陛下降罪。”

赵高就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早己汗如雨下。

汗滴一滴滴落向地面,竟快要把脚下的黄沙都染湿了。

赵高这话惊醒了秦始皇。

嬴政看见赵高匍匐于地面,还端着盘子,战战兢兢的。

指着盘子,好奇问道:“赵高,你怎么跪着?”赵高慌忙应道:“方才,臣撩帘而入。

看见陛下一双眼如火炬,炯炯有神地凝视着老奴。

老奴不胜陛下龙威,故而战栗不己。”

始皇摆了摆手,淡淡说道:“朕方才是若有所思罢了,放下盘子就走吧。”

赵高听闻此话,才稍稍回过神来,慌不迭地将餐盘置于车帐之中。

放置完毕后,赵高略带颤音地说:“老奴告退。”

待始皇用完御膳后,车驾开始缓缓起行。

砰!

突然不知何故,一块巨石从天上降下。

落到地面时,其发出的声音可谓是声震寰宇!

始皇听到此声也是龙躯一震。

领着前军的李斯惊魂未定,好久才缓过神来。

李斯下马走到巨石之前,只见其上刻着“始皇死而地分”这六个字。

李斯看后,不觉双腿发软。

‘这等不详之语若被陛下撞见,须连累我。

莫不如移开便是。

’于是李斯唤七名军士抬运巨石。

可这巨石似有千斤重,似乎底部有巨大的吸力吸附着它。

李斯无法,只能唤更多的军士一同搬运。

始皇也是好奇,便呼身边内侍问道:“因何而停?”

内侍趋着小步,恭敬地答道:“臣听闻几句言辞说是几名军士正在搬运巨石。”

‘巨石?!

朕好像在哪里看过。

’始皇的目光往左移,看见了那三道奏折。

原来始皇自从阅完这三份奏折后便放在左边,与寻常公文区别开来。

始皇此刻似乎想起了什么,猛拿起第一道奏折。

见上面的事正应在今日,时间地点无丝毫差错。

阅后,嬴政大吃一惊,心里不禁暗想:‘果非江湖术士所写,这一份奏折真乃亡秦之兆?

’始皇越想越慌,也不顾内侍的搀扶便径自撩帘出帐,大踏步往前走。

此时的李斯仍在指挥十几名军士搬运巨石。

因为这事关乎他的政治前途,所以他指挥得格外卖力。

恰在此时,内侍突然喊道:“陛下驾到!”

李斯正在错愕之中,回头一看始皇正离他大概十米开外,李斯当即被吓得魂出六窍。

众位将士也随李斯慌忙跪地颂道:“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随后恭敬地叩了首。

始皇见此情景,故作不解地问:“因何而停?

所为何事?”

李斯当然不会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只是避重就轻地说:“偶有巨石拦路,臣等正在搬离。”

始皇想起奏折之事,觉得这是上天的昭示,只道:“待朕观后再行发落。”

众人恭敬地答道:“嗨!”

始皇信步走到那块有三米高的巨石前面。

抬头只见巨石上有红印大字“始皇死而低分”等语。

起初嬴政还只当是内侍夸大其词,不想此刻真应验了。

望着这六个大字,始皇开始担忧起自己的身体状况。

想自己己年近五旬,来日无多,曾祖昭王那岁数过世的实在是太少了。

与其他的秦君比起来,自己虽然也算长寿君王。

但放眼满目江山,自己如何舍得下,如何忍心托付于人?

这大秦江山,该如何传之永远?!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