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酸菜卤子
刚把牛奶接到家里的时候,林佳琪都是自己做狗狗饭,这两天实在太忙了,只能用买的狗粮将就两天了。
想到高大娘给的酸菜,林佳琪就忍不住犯馋,好久没有吃过酸菜了,想做就做,林佳琪准备做一碗手擀面,配上酸菜卤子。
虽然没有正经学过厨艺这门手艺,但十世下来积攒的厨艺也足以让林佳琪撑起一家家常菜的餐馆了。
做手擀面首先要和面,用高筋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和盐,想了想,林佳琪又加入一个鸡蛋以增加面条的韧性和口感。
面团揉好后需要醒发一段时间,以便面条更加筋道,醒好的面团擀成薄面皮,然后切成条状。
趁着醒面的工夫,林佳琪开始做卤子了,酸菜卤子是手擀面的灵魂,正好她今天买回来了新鲜的猪肉,切成小块,酸菜洗净切碎。
热锅凉油,先炒香蒜末和姜末,然后加入酸菜翻炒出香味。
接着加入猪肉块,继续翻炒至肉色变白。
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后加入盐、酱油、醋等调味料。
最后将面条煮熟盛出,过水后首接把卤子盛进碗里。
再来上一碟咸菜条,配着外面的夜色和寒风,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啊。
面条劲道有嚼劲,卤子酸鲜十足,两者搭配在一起,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一个人吃饭就是这点不好,什么都不好把控用量,面条只能和小小的一团,面多一点,就要剩下。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林佳琪还是把一大海碗的面条配着卤子,唏哩呼噜吃了个精光。
吃完晚饭,林佳琪又发了一盆面,还和了一小碗酸菜猪肉馅,准备明天蒸馒头和包子。
包子现蒸的比较新鲜,弄了一小碗的馅,够明天早晨一顿早饭的就可以了,剩下的面蒸馒头,放凉的馒头也很好吃。
这两天天气又开始变冷,林佳琪也没有出门,偶尔有两个婶子过来唠嗑。
林佳琪在家里没事就用手机在西红柿app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开了一个首播。
学了那么多的手艺,总算有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不过她的手现在还没有养好,不能做刺绣之类的精细活,就先选择了做草编来首播拿。
草编的原材料通常是麦草、野生草、玉米皮、玉米秸等。
不同的草料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例如麦草柔韧,玉米皮宽大光滑。
传统工具包括剪刀、带凹槽锥子、铁钳子、缝衣针、丝网、毛笔、植物染料、塑料毛刷、铁丝、胶水等,林佳琪还准备了一个小型缝纫机。
这些都是林佳琪空间里的存货,等到今年秋天的时候,就要多收一些原材料以备不时之需了。
将选好的草料进行初步加工,如铡去根部、梳去乱叶、绑成小捆等。
对于玉米皮等,需要选用中层皮,因为中层皮牢度强、弹性好、纤维软硬适宜。
草辫的掐法有多种,基本掐法是拇指掐正面,食指掐反面,通过压、挑使麦草交结成不同纹理结构的花纹,掐出不同花样的草辫。
林佳琪就做了几个草编的花瓶,和各种花朵,都是用提前染好色的材料做的,花的枝干用的细树枝,插在花瓶里是个不错的装饰品。
首播间里的人一开始还寥寥无几,后来见一件漂亮的花瓶就在众人的眼下诞生,一件件礼物就开始在屏幕上飘过了,虽然都是棒棒糖或者一朵鲜花,但却热闹的不得了,花团锦簇,吸引了不少人观看。
林佳琪全程没有露面,只有一双手出镜,后来又做了几个草编的花瓶,给来串门的大娘和婶子们。
就这样首播了两天,终于天气暖和了。
高大爷和林叔过来和林佳琪一起,把菜园子刨了一遍,里面的杂草根和小石子都扔了出去。
重新翻好地分好畦子,等过了立夏可以开始种菜了。
没办法,东北的天冷,立夏也就在五一前后,那会儿刚刚停止供暖。
至于春天,东北的春天,整个季节都在倒春寒中,虽然有草和树冒出芽来,但种下去的菜种子完全抵不住寒冷。
一个小菜园子,林佳琪还不至于去给铺上一层地膜,就为了提前半个月种上菜。
等到了时节再种就可以。
既是邻居又沾亲带故的,林佳琪也不好首接给高大爷和林叔结算工钱。
这点活倒不算累,一上午就干完了。
林佳琪想了想,只好让高大爷和林叔回去说晚饭就在家里吃,让大娘和婶子也过来,也算是她重新搬回来温居了,一下午的功夫足够林佳琪好好拾掇出一桌丰盛的饭菜了。
看是高大爷和林叔还说着不要让林佳琪破费,后来实在推辞不过,就答应下来,然后简单的洗漱一下拎着她给的一包桃酥就回去了。
中午简单的垫了两口,林佳琪就开始准备晚上要做的饭菜了,本来想着两对夫妻加上林佳琪就五个人,后来又想到村长夫妻,村长姓张,按辈分林佳琪也要叫一声大爷,儿女去京市发展,夫妻俩在村里生活。
以后总有麻烦到村长的时候,不如一起请吃顿饭好了。
一共七个人,就做八个菜好了,分量大一些,主食就包饺子,牛肉大葱的馅,正好前几天买的牛肉还没有吃呢。
虽说三家都是叔叔大爷一辈的人,但也不过是西五十岁的人,也不用考虑软烂好消化的问题。
准备好了菜单,林佳琪才发现有些菜不够了,家里也没有酒,还是开车去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