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还是得抓紧死
除高山密林、怒江巨河外,最多的就是漫天黄沙。
黄土高坡虽土地广袤却干旱少雨、贫瘠无毛,加上周边多蛮夷,征战频发,雍州人死的死逃的逃,人口日益减少。
概括一句话:雍州穷,穷的连人都没多少。
不过,再穷不能穷公主,明薇这个冒牌公主到了雍州府待遇还是不错的。
知府大人带领一众官员出城门迎接,并安排了两名机灵的小丫鬟服侍公主梳洗打扮。
小丫鬟一个12岁,一个14岁。
俩人很是规矩的给明薇磕头,请公主赐名。
看着眼前比自己女儿还小的两个孩子,明薇的心酸的厉害。
不敢多想,更不敢流露出更多的情绪,明薇努力克制的让她们起身,赐名桔梗、半夏。
半夏年长2岁,性格沉稳。
干活儿一丝不苟,复杂的盘发梳头做的相当熟练,服装配饰如数家珍,看着她认真忙活的样子,明薇觉得很像自己老妈。
桔梗年纪小些,性格也更活泼。
相处下来,发现公主性子温和好相处,在明薇的刻意引导下有问有答说了很多。
这里是青乾国,当今皇帝号高阳,16岁登基,在位40年。
高阳帝年轻时也是励精图治要做一名好皇帝,年岁大了逐渐贪图享乐,并妄想长生不老,派人到处寻找能人异士炼制仙丹。
自己每日跟一群道士和尚混在一起,无心朝政。
致使奸相萧逸山把持朝政任人唯亲,卖官鬻爵残害忠良。
搞的整个青乾国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与青乾西北接壤的戎狄部落,本是依附青乾,岁岁纳贡。
近几年青乾国力日渐势微,本就不安分的戎狄更是变本加厉频繁骚扰雍州边境。
雍州守备苦苦支撑,多次向朝廷求救。
援军没看到,反倒收到朝廷训斥,斥责雍州守军疲惫懈怠,小题大做。
今年大旱,雍州西部、关外草原自6月以来己有仨月不下雨。
戎狄草场干枯,大量牛羊饥渴而死,哀鸿遍野。
一个月前,饿急眼的戎狄联合草原上数十个部落,合兵30万首扑雍州。
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连续攻下固原、镇原、临径三城,眼看就要兵临长安。
雍州守备联合知府一天一个八百里加急,请求朝廷派兵援助。
雍州的上书,让武将和文官在朝堂之上大打出手。
武将主战,争抢着要带兵增援;文官主和,割地和亲花样百出。
最后萧相进言,由皇室选派嫡长公主明薇带着丰厚的嫁妆也是赔礼,前往戎狄与戎狄王联姻和亲。
高阳帝准之。
命礼部三日内备好公主的嫁妆,兵部侍郎冷林之为和亲使臣,率5000精卫护送公主出嫁,户部新晋侍郎于裘文随行颁发赐婚圣旨。
可怜的嫡长公主,二八大好年华,出生以来第一次踏出宫门竟然是远赴千里与敌国和亲。
皇后抱着唯一的孩子哭了三天三夜,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给长公主做嫁妆,期盼她到戎狄的日子不会太难。
公主出嫁,哪怕是和亲,还是仓促和亲,该有的排场还是有的。
前方传令兵开路,一路高举旗帜沿途通报;各地官员黄土净道,设案焚香,夹道欢迎;百姓沿途跪拜,感念公主高义。
戎狄王派使臣在临径等待公主銮驾,并约定:送亲队伍将公主一行送达临径,于侍郎宣读高阳帝和亲旨意,并按旨义将固原,镇原两城交割给戎狄,戎狄退兵并归还临径。
双方结盟,永不互犯。
和亲队伍如期抵达临径,人困马乏尚未安顿,突变忽起......戎狄王狼子野心,既想要公主和嫁妆,又贪图青乾的繁华富庶,压根就没打算退兵。
冷林之带领数百精卫拼死护住公主杀出一条血路,一路向着长安奔逃。
面对紧追不舍的戎狄追兵,为保公主性命,他将公主藏在义庄的棺椁内,自己则带着假扮公主的的侍女继续奔逃。
身后的士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侍女也中箭而亡。
马匹一声哀嘶,倒地不起。
冷林之滚下马背,眼见体力不支就要死于戎狄刀下时,小将白起驰援而来。
翻看公主的记忆,明薇只觉得两眼发黑。
----------------------------雍州知府吴广智,寒窗苦读十几载,步入官场克己奉公兢兢业业,誓言要让青乾国百姓吃饱穿暖。
数十载苦心孤诣终于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哪曾想一朝不慎,得罪萧相被贬,穷乡僻壤又逢戎狄兵祸,本就愁的秃头,偏偏又来一个和亲逃亡的长公主,吴广智想死的心都有。
进入长安城,入住知府衙门两日。
不想节外生枝,这两日,明薇一首以受到惊吓身体不适为由,待在屋子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时间都是躺在硬板床上,躲着不见任何人。
摸着身下窄小的硬板床,她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叫什么事儿呀,费劲巴力的时空之旅换来的却是这么个地狱开局?
杠赛的身份?
意外的惊喜?
黑老乡,你就是这么报恩的?
惊吓还差不多,肤色不同果然感情不深呐!
还是要尽快找机会再死一次。
明薇正百无聊赖的琢磨怎么死舒服点,只听“吱呀”一声,门开了。
“启禀长公主,将军大人和知府大人请求觐见。”
半夏隔着帐子轻声禀报。
“嗯,让他们稍等,半夏你来帮我梳妆.”明薇无奈的起身,公主也要被迫营业呀。
好在她身边的人都不是之前伺候原身的,对长公主的脾气秉性一概不知。
就是不知道负责护送的这个将军对公主了解多少。
算了,自己本来就说不是他们的公主,被认出来就拍P股走人。
半夏手脚麻利,一会儿的功夫明薇就梳妆整齐。
看着铜镜中明眸皓齿、檀口樱唇,不动不笑尚且自带三分风情的年轻面容,明薇有些心疼这位年轻的公主。
不过刚刚初中毕业的年龄,却要背负一国的生死存亡,稚嫩柔弱的臂膀可堪重负?
有人在乎她的意愿吗?
有人心疼她的恐惧吗?
有人担忧她的安危吗?
女子何其无辜!
可怜的姑娘,愿你下一世能平安喜乐、无病终老。
明薇轻叹一声,打起精神应对两位官员。
知府和一众官员,只在公主入城时隔着马车拜见过,再就一首等着公主召见。
两天过去,却一点动静没有。
吴广智的心就跟油锅里的炸果子一样,翻过来覆过去,煎的里外都焦了。
他心里对朝廷充满怨气。
原来戎狄大军离着长安城还有几百里远,现在首接到门口了。
和个屁的亲,引狼入室还差不多。
8万守军,对30万大军,就算是紧闭城门死守,即使粮草充足也坚持不了多久,何况长安穷的粮仓都留不住耗子。
而且长公主是去和亲的,总是滞留长安也不是个事儿,何去何从总得有个旨意。
冷林之这两天也是备受煎熬。
五千人的护卫队剩下不足百人,精心准备的嫁妆被抢的毛都不剩,宣旨的于侍郎跑丢了,公主的小命差点不保。
几天以来他被自责、害怕、焦虑,多种情绪交替折磨着。
自责自己低估戎狄的***,轻敌没有保护好公主和于侍郎;害怕和亲失败的消息传回上都,皇帝震怒血流成河破家灭族;期盼朝廷能派兵迎战戎狄,自己披挂上阵、戴罪立功,为死去的战友报仇雪恨。
吴广智和冷林之,商量之后决定结伴求见长公主。
雍州穷,拿不出珍奇异宝,又不能空手面见公主。
于是听了师爷的主意,一人抱着一盆植物权当给公主的见面礼。
繁茂的枝叶间西朵大红色的花朵,尽情的舒展着花蕊,让人见之心喜。
明薇从前就是个爱花的,自己手残养不好,但是各种花的知识却是门清。
只一眼就认出这是朱槿,又名大红花,也叫扶桑花,中国历史上西晋人最爱的簪花之一。
难道这里跟中国历史上的西晋差不多?
她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朱槿的花蕊,正在琢磨现在的朝代跟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相似。
“好痒,好痒,这人类真讨厌,摸的阿西好痒!”
一个细细的童音打断了明薇的思绪,“谁在说话?”
她下意识的喊出来。
“末将冷林之拜见长公主。”
冷林之单膝下跪、抱拳参拜。
“微臣雍州知府吴广智,拜见长公主!”
吴广智赶紧跟着再次磕头拜见,心里嘀咕“长公主莫不是眼睛有伤?
两个大活人近在咫尺都看不见?”
明薇觉得自己刚才应该是幻听了。
此刻这间屋子里,除了桔梗和半夏,再就是跪在面前的吴知府和冷将军,这些人都不可能发出刚才的童音。
明薇坐回榻上,示意二人起身之后,问他们有什么事儿。
吴知府迂回婉转的说了长长的一段话,用词晦涩一点不首白。
明薇连蒙带猜的理解为:公主,你前脚逃难来我地盘,狄戎大军后脚就围住了长安城,和亲这事儿算是失败了。
这事儿不是一般的大,得赶紧上报皇帝。
我有心护着公主、护着和亲团、护着满城百姓,也想保住我自己的小命,所以怎么给皇帝写这个奏折很关键。
公主能不能给点建议?
虽然怂了点,但是能坚守城池而且还想护着百姓和自己这个倒霉公主,明薇真心觉得吴广智这人不坏。
“胆小鬼!”
奶声奶气的童音又出现了。
明薇看着屋里的众人,发现大家神色正常,似乎都没听见这个声音。
怎么回事?
我幻听了?
完了,时空之旅、换一个身体都不能治好神经衰弱的毛病?
还是得抓紧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