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昉的上一世
他的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快便得到盛华的认可。
所以林昉在盛华一路高升,不仅坐到了某分公司副总的位子,还拿到了公司的期权。
获得较高的收入后,林昉早早在各地买了几处房产。
在盛华工作了10年后,前妻怂恿他去创业。
那几年正是智能手机盛行的时代,林昉便离开盛华,和合伙人开发了几个手机APP,赚了一些钱。
但是时间来到2014年,顺风顺水的人生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在国企工作十年的前妻突然也离职了。
她为何离职,据前妻自己说,她认识了一个股市大神,教她炒股的“秘诀”。
之前从来没碰过股票的前妻,一猛子扎进股市,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结果赔了200多万。
2017年之后,智能手机APP研发需求量减少。
林昉又和别人合作,在钱城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准备投几个科技项目。
结果还没投一两个项目,他的股东又出事了。
股东因涉嫌网络金融违规操作,人和公司都被查了。
林昉虽然没有涉及网络金融这一块,但是林昉投入的300多万也打了水漂。
紧接着,前妻因炒股亏钱不死心,想着东山再起,但又是一通作死。
被人忽悠一起做微商、开美容院、投贸易公司,又损失了上百万。
可是前妻做的这些事情,都是瞒着林昉的,并且资金还是向银行和朋友借的。
林昉知道前妻的能力,她在国企一首从事行政工作,从来没做过管理工作,更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
面对社会上那些险恶复杂的人和事,基本是一无所知。
林昉感觉前妻参与所谓的投资和生意,应该是被人给骗了。
前妻最后钱都赔了,但是前妻借的钱得还啊。
钱是她借的,但是债务是需要夫妻双方要共同承担。
为了帮前妻还债,林昉不得不把多套房产卖掉。
两人越来越无法沟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后双方只能离婚收场。
林昉这边刚处理好前妻和公司的事。
又遇到口罩三年,随着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林昉赚的钱却越来越少。
林昉只能靠技术和专业,帮别人解决问题,以获得一些收入。
离婚后,前妻因为失去了经济来源,还高不成低不就。
便以小孩需要读书、看病、买衣服和生活用品等各种借口,不断地向林昉要钱。
前妻大手大脚惯了,可是每个月给的那点生活费怎么够她花呢?
于是不断地折磨林昉。
同时,前妻又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为了维持她依然生活无忧的形象,借钱度日。
在离婚时,林昉己经帮前妻还清所有的债务,并且还给她留了一笔钱。
没想到离婚不到半年,前妻又欠了几十万的债务,她没有能力还债,又想着林昉帮她还。
就在前妻又一次向林昉要钱时,双方在电话里吵得不可开交。
此时林昉正开着车在西部的一个山区里,山路蜿蜒狭窄,极为危险。
两人吵得让林昉失去了理智,林昉气得猛踩了几下油门。
结果前面的山路是一段近乎90度的弯道,林昉赶紧刹车,可是车子根本刹不住,车辆快速驶向路边,最后车子冲下了百米高的山谷。
想到这里,林昉轻叹了一声。
战宇峰听到林昉在叹气问道:“你叹什么气啊?”
林昉随意回了一句:“没什么,只是觉得工作不好找。”
战宇峰回道:“是啊,找工作真是烦啊……”接着就是又是喋喋不休。
而此时,林昉又回想到,前一天晚上自己就喝了两三瓶啤酒,然后就不省人事了,当林昉再次醒来时,是25年后的中年林昉穿越回大学毕业前。
前往招聘会的路上,战宇峰一首跟林昉说班上同学的事,某某某去哪里工作了,某某准备出国了,谁和谁分手了等等。
林昉不太关心同学和学校的事情,除了学习,就是打球、玩游戏,然后天天就泡在机房。
而战宇峰和他不一样,战宇峰对学校里各种八卦都很喜欢打听,并且也非常清楚。
“哎!
我跟你说,章骏去阿巴拉公司了。”
战宇峰说道:“不过,是做业务,工资也不高,每月底薪1500,阿巴拉说什么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我觉得也一般。”
阿巴拉在10年后可是国内互联网的巨头,现在的阿巴拉刚成立一年左右。
“去阿巴拉挺好的,如果章骏能坚持住,等他成为公司高管,那时收入就高了。”
林昉回道。
“是吗?
你怎么知道的?”
战宇峰疑惑道。
林昉说道:“我之前跟你也说过,未来科技发展主要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会对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是趋势,我们要抓住趋势。”
战宇峰挠了挠头说道:“嗯嗯,我记得你讲过,但不知道怎么抓住这个趋势啊。”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话在大学里林昉和很多同学说过,不过没人当回事。
因为,当时多数同学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什么都不知道。
大家连互联网都没碰过,更别说人工智能了。
一首到1996年之后国内互联网开始逐步普及,大家才知道有个东西叫互联网。
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也仅限于可以发邮件、上网聊天、查资料和下载东西。
林昉是如何在25年前,便认识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呢?
当年林昉读过一本书:微软的比尔·盖茨写的《未来之路》,这本书是1996年在国内出版的。
书里讲到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相关科技,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
那我是不是也去阿巴拉应聘?”
战宇峰想了半天,怎么抓住互联网的趋势呢?
那就去互联网公司呗!
“阿巴拉刚成立不久,也算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但是,它的主要业务是做电子商务平台,不是技术研发,他们现在需要大量的业务,否则很难生存。
你如果去了,应该也是做业务跑市场,如果你拉不到业务,就会被淘汰。
你还去不?
那可是非常辛苦的。
你还是算了吧,就回老家吧,找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吧。”
林昉对战宇峰说道。
以战宇峰的性格,他还真的适合在体制内工作,他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挺有一套的,至少比林昉强。
林昉在学校里就没几个关系好的朋友,而战宇峰则不论和谁关系都处得不错。
“哎——,我家里也是让我回去,我真不想回去。
可是,老家就一条破街、从单位到家里,走路用不了十分钟。
一条街、一条江、一个广场、一座商场,这就是我们老家的县城,哎!
真没意思。”
战宇峰垂头丧气地说。
“别灰心啊,你也可以在钱城先找工作,现在各单位都需要计算机人才,事业单位、银行、政府部门,都是有机会的。
哪怕是临时聘用,你先进去嘛,后面再考公务员呗。
如果在钱城真的找不到,再回老家嘛!”
林昉拍了拍战宇峰的肩膀说道。
战宇峰回道:“哎!
那好吧。”
说到2000年的阿巴拉,这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互联网公司,与其说是互联网公司,还不如说是帮企业做网上贸易的平台。
阿巴拉公司前五六年,主要业务是给中小企业做网站,再将企业信息和产品挂在其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上,然后推广到全世界。
为此公司需要大量的企业入驻他们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所以阿巴拉在那五六年里,一首在疯狂地招聘业务人员,去跑中小企业招揽业务。
如果阿巴拉在后期没有做淘淘网和支付平台,阿巴拉这套商业模式,用不了十年将被时代给淘汰。
而那些前期进入阿巴拉的人员,尤其是业务人员,多数成为公司成长的炮灰。
人们只看到14年后,阿巴拉上市时,那些拿到公司期权的员工,套现了几百万、上千万。
但是,有谁想起当年,被阿巴拉业绩考核而淘汰的,一批又一批的业务员呢?
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林昉对阿巴拉一首不太认同,林昉认为这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工具,只是简单地将商品放到网上售卖的公司,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更不要说科技创新了。
是时代造就了阿巴拉,而不是阿巴拉创造了时代。
这家公司获得了时代红利和优质资源,却对科技创新贡献很少。
林昉认为只有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才是未来之路。
但是,站在千禧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有多少人可以看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