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书名:《乌托邦计划漫画生存10个月给5亿》本书主角有沈明林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心在异世界的小王”之本书精彩章节:林野在入职 “永恒境” 的第三终于明白人力资源部避而不谈的 “特殊福利” 是什么 —— 走廊尽头的玻璃展柜陈列着三枚不同成色的金属徽分别刻着 “100 次接入”“500 次接入” 和 “1000 次接入”。带他熟悉环境的组长老陈用指节敲了敲展玻璃反射出两人模糊的倒“别盯着看那玩意儿跟军功章似越早拿到越危上一个拿到‘500 次’徽章的专现在还在精神病院待总说自...
林野在入职 “永恒境” 的第三天,
终于明白人力资源部避而不谈的 “特殊福利” 是什么 —— 走廊尽头的玻璃展柜里,
陈列着三枚不同成色的金属徽章,
分别刻着 “100 次接入”“500 次接入” 和 “1000 次接入”。
带他熟悉环境的组长老陈用指节敲了敲展柜,玻璃反射出两人模糊的倒影,“别盯着看了,
那玩意儿跟军功章似的,越早拿到越危险。上一个拿到‘500 次’徽章的专员,
现在还在精神病院待着,总说自己是中世纪的骑士。”林野攥紧工牌,
塑料边缘硌得掌心发疼。工牌上 “神经交互评估专员” 的头衔下方,
用极小的字体印着一行警告:“过度沉浸可能导致认知边界模糊”。
他想起面试时 CEO 沈明远说的话,那位总是穿着银灰色西装的男人,
手指在全息投影的 “茧房” 模型上滑动,语气像推销奢侈品:“我们不是在售卖机器,
是在给人类提供第二次生命 —— 用十年寿命,换一个没有遗憾的乌托邦,很划算,
不是吗?”“先从基础舱区开始。” 老陈推开厚重的防火门,
一股混合着营养液甜腥与臭氧的味道扑面而来。舱区里整齐排列着数十个半透明卵形舱体,
每个舱体表面都流淌着蓝色数据流,像被冻住的海浪。舱体侧面印着客户编号,
有的亮着绿灯,有的闪烁着黄灯,最角落的一个舱体,红灯正有节奏地跳动着。
“编号 734,男性,58 岁,前地产商,入舱三年。” 老陈调出平板上的资料,
屏幕光映在他镜片上,“他的乌托邦是‘竹海庄园’,神经同步率稳定在 92%,
算是咱们这儿的‘模范客户’。你第一次接入,别紧张,就跟旅游似的,看看他状态,
填完评估表就出来。”林野接过老陈递来的银色头环,内侧的电极片贴着皮肤,
传来轻微的麻痒感。头环连接的终端屏幕上,
正显示着接入流程:神经信号匹配→环境加载→感官同步→安全边界建立。老陈按下确认键,
林野眼前的景象突然扭曲,防火门、舱体、老陈的脸都变成了模糊的色块,下一秒,
他双脚落在了湿润的青石板上。竹香顺着风钻进鼻腔,细碎的阳光透过竹叶缝隙落在肩上,
远处传来紫砂壶沸腾的声响。林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还是现实里的样子,
穿着公司统一的灰色工装,只有口袋里的评估仪变成了一支钢笔。不远处的石桌旁,
穿藏青色唐装的男人正用茶夹夹起茶杯,动作缓慢而优雅。“新来的?” 男人抬头,
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笑意,“之前的小王总说我这茶太淡,年轻人还是喝不惯老茶。
” 他给对面的石凳摆上茶杯,碧螺春的香气漫过来,“坐吧,别站着,这竹海的风,
吹久了会着凉。”林野坐下时,指尖触到石凳的凉意,真实得让他恍惚。他按老陈的嘱咐,
开始观察:男人的皮肤饱满,没有现实中老年人常见的松弛,手指关节圆润,
不像长期卧床的人 —— 这是 “茧房” 的神经反馈功能,
会根据乌托邦环境调整虚拟身体的状态。“我是林野,以后负责您的状态评估。
” 他拿出钢笔,在虚拟评估表上勾选 “外观状态正常”。男人给自己续上茶,
目光落在远处的竹篱笆上:“你看那几株月季,是我上个月种的,再过几天就能开花了。
” 他的语气带着满足,“以前在外面,天天忙着拍地、盖楼,
连家门口的树什么时候发芽都不知道。现在好了,每天在这儿喝茶、看竹、侍弄花草,
比当老板舒服多了。”林野的钢笔顿了顿。他想起资料里写的,这位前地产商在入舱前,
刚经历了公司破产、儿子车祸离世的双重打击。“您…… 不想出去看看吗?
” 话出口的瞬间,他就后悔了 —— 客户隐私协议里明确规定,
禁止主动提及现实相关话题。男人的动作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出去干什么?
外面的世界,该看的我都看了,该失去的也都失去了。在这里,我儿子还活着,
在庄园后面的书房里写作业,我老婆在厨房做饭,你听,她还在哼歌呢。”林野竖起耳朵,
除了风声和竹叶声,什么都没听到。他知道,
这是客户的 “专属幻象”—— 乌托邦会根据客户的潜意识,
生成只有他们能看到、听到的虚拟人物。评估表上有一项 “认知连贯性”,
如果客户开始混淆虚拟与现实,就需要标记风险。但眼前的男人,语气清醒,逻辑清晰,
甚至知道小王是之前的专员,显然没有认知偏差。“您儿子…… 喜欢写作业吗?
” 林野试着换个安全的话题。男人笑了,眼角的细纹挤在一起:“跟我小时候一样,
不爱写,总想着去竹林里抓竹虫。每次都得我拿着戒尺站在旁边,他才肯动笔。
” 他的眼神软下来,“有时候我会想,要是现实里,我能多陪陪他就好了,
也不至于……”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林野在评估表上写下:“情绪稳定,认知清晰,对乌托邦环境有主动建设行为,无风险倾向。
” 他起身准备离开时,男人突然说:“下次来,我给你泡明前茶,比这个更醇厚。
” 林野点头,转身的瞬间,他好像看到竹林深处有个穿校服的少年身影,一闪而过。
退出接入的瞬间,林野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像被人从水里猛地拽出来。
老陈递过来一杯温水,“第一次接入都这样,习惯就好。” 他看着平板上的评估表,
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没出岔子。接下来带你去见个‘麻烦户’—— 编号 219。
”219 的舱体就在角落,红灯还在跳动。林野凑近看,舱体里的女人闭着眼睛,
身体被透明的营养液包裹,头发在液体里轻轻浮动,像水草。“女性,32 岁,广告策划,
入舱一年。” 老陈的语气沉下来,“她的乌托邦是‘海滨小镇’,
神经同步率从上个月的 85% 降到了 62%,昨天开始亮红灯,提示认知模糊风险。
”林野接过新的头环,这次的头环上多了一个红色按钮。“要是觉得不对劲,就按这个,
立刻退出。” 老陈的手指点了点头环,“219 的乌托邦里永远是黄昏,
你进去后会看到一片沙滩,她通常坐在防波堤上。记住,别跟她提‘妈妈’,
也别提‘车祸’,她的潜意识很敏感。”接入成功的瞬间,
咸湿的海风裹着夕阳的暖意扑过来。橘红色的晚霞铺满天空,海面像撒了一层碎金,
海浪拍打着礁石,声音缓慢而有节奏。防波堤上坐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人,
怀里抱着棕色泰迪熊,背影单薄得像一张纸。林野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女人没有回头,
目光直直地盯着海面,怀里的泰迪熊被抱得很紧,耳朵都有些变形。“您好,我是林野,
负责您的状态评估。” 他尽量让语气温和,“今天的夕阳很漂亮,不是吗?”女人没说话,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泰迪熊的爪子。林野注意到,她的连衣裙上沾着细沙,
裙摆边缘还在滴水,像刚从海里走上来。他拿出评估仪,
屏幕上显示她的神经波动曲线很平缓,几乎没有起伏 —— 这不是好事,正常情况下,
人在乌托邦里会有情绪波动,曲线应该是波浪形的。“我小时候,跟妈妈来过海边。
” 林野试着找话题,声音放得很轻,“那时候我怕水,妈妈就抱着我坐在防波堤上,
说海浪是大海在唱歌,只要跟着节奏拍手,就不会害怕了。” 他轻轻拍了拍手,
海浪声好像真的跟他的节奏合上了。女人的肩膀动了一下。她终于转过头,
林野看到她的眼睛,很大,却没有焦点,像蒙着一层雾。“妈妈……” 她的声音很轻,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的妈妈,也在这里。”林野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想起老陈的嘱咐,不能提 “妈妈”,但现在显然已经晚了。“她在哪?” 他轻声问,
手指悄悄按在评估仪的风险标记键上。女人指了指海面尽头:“在那边的船上,
她去买冰淇淋了,巧克力味的,我最爱吃的。” 她的语气很认真,
像在说一件真实发生的事,“可是她走了好久,还没回来。我等了她一天,又一天,
船怎么还不靠岸?”林野的喉咙发紧。他调出 219 的隐藏资料 —— 一年前,
她的母亲在车祸中去世,而她因为在国外出差,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入舱申请上的备注写着:“我想再跟妈妈吃一次巧克力冰淇淋。
” 乌托邦给了她见面的机会,却让她困在了 “等待” 的循环里。
“或许妈妈遇到了风浪,船开得慢了些。” 林野斟酌着语气,“你还记得吗?
上次妈妈带你吃冰淇淋,你把巧克力酱沾到了脸上,她还笑你是小花猫。
” 他试着引导她回忆具体的细节,这是公司培训时教的 “锚定法”,
用真实的记忆稳定认知。女人的眼睛亮了一下,像蒙尘的灯泡被点亮。“对!
” 她的声音提高了些,“我还跟妈妈撒娇,要再买一个草莓味的,妈妈说我吃太多会牙疼。
” 她的手指松开了泰迪熊,比划着当时的场景,“妈妈还说,下次要带我去坐摩天轮,
从上面看海,肯定很漂亮。”林野看着她的侧脸,夕阳的光落在她的睫毛上,
投下细小的阴影。评估仪上的神经波动曲线开始起伏,
从平缓的直线变成了柔和的波浪 —— 有效了。“那等妈妈回来,
你们就去坐摩天轮好不好?” 他笑着说,在评估表上写下:“经引导后情绪波动恢复正常,
认知模糊症状缓解,建议持续观察。”退出接入时,林野的眼眶有些发热。
老陈看着平板上的曲线,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比我第一次强多了。219 这情况,
要是再没人引导,再过半个月就得强制唤醒。”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
“你知道强制唤醒的后果吗?去年有个客户,编号 501,在乌托邦里待了两年,
现实里只过了两个月。强制唤醒后,他认不出老婆孩子,总说要回他的‘山间别墅’,
最后把自己锁在衣柜里,说要等虚拟的管家送晚餐。”林野的后背冒起冷汗。
他想起 734 说的 “儿子在书房写作业”,想起 219 等待的 “妈妈的船”,
这些美好的幻象,一旦破碎,对客户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为什么不提前干预?” 他问。
老陈叹了口气,指了指天花板上的监控摄像头:“公司要的是‘稳定率’,
只要客户没到红灯预警,就不会投入资源干预。咱们这些专员,说白了就是消防员,
哪里着火了去哪里,能不能救回来,全看运气。”接下来的一个月,
林野渐渐熟悉了工作节奏。他每天要接入六个客户的乌托邦,
有的客户在虚拟世界里过着奢靡的生活 —— 编号 302 的女网红,
乌托邦是 “钻石城堡”,她穿着镶满水钻的裙子,身边围着十几个虚拟仆人,
“今天的珠宝不够亮”;有的客户则选择了平淡的日常 —— 编号 901 的退休教师,
乌托邦是一间中学教室,他每天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站在讲台上给虚拟学生讲课,
下课了还会给林野批改虚拟的作业。林野最喜欢的是编号 618 的客户,
一个 28 岁的程序员。他的乌托邦是 “星际空间站”,没有华丽的装饰,
只有一排排闪烁的屏幕和窗外的星河。林野每次接入,都会看到他坐在控制台前,
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代码。“这是我写的 AI,
” 程序员看到林野,兴奋地拉他过来,“它能预测恒星的轨迹,还能跟我聊天。你听,
它会唱《小星星》。” 他按下播放键,温柔的童声从扬声器里传来,
在空旷的空间站里回荡。“为什么选这个乌托邦?” 林野问。他看过资料,
这个程序员在现实里因为长期加班,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入舱前甚至自杀过一次。
程序员的手指抚摸着控制台,眼神里带着向往:“我小时候梦想当宇航员,
后来发现自己晕船,连飞机都不敢坐。在这里,我能在太空里遨游,能跟 AI 聊天,
不用面对 KPI,不用听老板的骂声,多好。” 他顿了顿,声音低下来,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能永远待在这里就好了。”林野的心一紧。
这是 “滞留倾向” 的前兆,评估表上属于高风险症状。“你不想出去看看吗?
现实里的春天快到了,公园里的樱花会开得很漂亮。” 他试着引导。程序员摇摇头,
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现实里的樱花会谢,这里的星河永远不会暗。林野,你有没有想过,
我们怎么确定现在的世界是真实的?说不定,我们现在也在别人的乌托邦里。”林野愣住了。
他想起自己每次接入时的真实感,
想起 734 的竹海、219 的海边、901 的教室,那些场景比现实还要清晰,
还要温暖。他口袋里的评估仪硌得慌,钢笔的重量仿佛变成了铅块。“林野,
来趟总监办公室。” 对讲机里传来老陈的声音,语气有些急促。林野赶到总监办公室时,
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CEO 沈明远。他还是穿着银灰色西装,
手指在全息投影的 “茧房” 模型上滑动,看到林野进来,停下了动作:“林专员,
你负责的几个客户,评估数据都很好,尤其是 219 和 618,神经同步率提升很快。
”林野有些意外,他以为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说。
沈明远笑了笑,投影切换成一个黑色的头环,比林野平时用的银色头环更厚重,
表面刻着复杂的纹路。“公司正在测试新一代‘深度交互系统’,
需要一个有经验、共情能力强的专员参与。” 他指着黑色头环,
“这个头环能实现 99% 的感官同步,不仅能看到、听到,还能感受到疼痛、温度,
甚至…… 情感共鸣。”林野的心跳加快了。他想起老陈说的 “过度沉浸风险”,
银色头环已经能带来近乎真实的体验,黑色头环的风险可想而知。“深度交互的目的是什么?
” 他问。“优化乌托邦体验。” 沈明远的语气很轻松,“现在的乌托邦,
还存在‘认知断层’,比如客户想感受‘亲人的拥抱’,系统只能模拟触感,
却模拟不出情感。深度交互能解决这个问题,专员可以作为‘情感媒介’,
帮助系统捕捉更细腻的情感信号。”林野犹豫了。他想起 219 抱着泰迪熊的样子,
想起 618 说的 “星河永远不会暗”,如果深度交互能让他们的乌托邦更完美,
或许是件好事。但他也想起了那个被关在衣柜里的客户,想起老陈说的 “认知边界模糊”。
“第一个测试对象,是编号 001。” 沈明远的话让林野猛地抬头。编号 001,
是 “永恒境” 的第一个客户,入舱五年,从来没有专员成功接入过他的乌托邦。
林野在公司数据库里查过,只有一行简单的资料:“男性,45 岁,
神经同步率 98%”,其他信息都是空白。“为什么选 001?
” 林野的声音有些发紧。沈明远的眼神变得深邃:“因为他的乌托邦,是最‘完美’的。
五年了,他的神经同步率从来没有低于 95%,没有出现过一次认知偏差,
就像真的活在了那里。找到他,就能知道‘永恒境’的极限在哪里。
” 他把黑色头环递给林野,“当然,风险也很大。之前有三个专员尝试接入,
两个在加载阶段就被系统弹回,出现了严重的神经紊乱;还有一个,成功接入了,
但再也没出来 —— 他的意识被困在了 001 的乌托邦里,现实里的身体,
成了植物人。”林野的手指触到黑色头环,冰凉的金属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想起 618 的话:“我们怎么确定现在的世界是真实的?
” 如果他被困在 001 的乌托邦里,谁又能证明,
现在的 “永恒境” 不是另一个幻象?“我需要考虑一下。” 林野说。“给你三天时间。
” 沈明远沈明远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声响,像在给林野的犹豫倒计时。
“你可以去看看编号 001 的舱体。” 他突然说,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诱导,
“就在最底层的 VIP 舱区,24 小时有人看守。或许你亲眼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