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鬼故事,发现鬼是我自己

我拍鬼故事,发现鬼是我自己

作者: 雪吟瑶

其它小说连载

小编推荐小说《我拍鬼故发现鬼是我自己》,主角陈默录音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主要角色是录音,陈默,周伯的悬疑灵异小说《《我拍鬼故发现鬼是我自己》由网络红人“雪吟瑶”创故事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6911章更新日期为2025-08-22 16:49:22。目前完小说详情介绍:《我拍鬼故发现鬼是我自己》

2025-08-22 20:32:01

导语我蹲在楼道里听邻居家挨打,手里攥着报警电话,却按下了挂断。十年后,

我的纪录片爆火,台下掌声雷动。前排站起一个女人,指着我喊:“那天你为什么不敲门?

”我颤抖着站起来,镜头一转——“对不起,我是来还债的。

”1“啪.....”我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还不知道。那盘磁带里录的,

是我十岁那年的呼吸声。我独立纪录片导演。拍过瘾君子的眼泪,拍过被骗婚的农村妇女,

拍过跳楼前最后一句遗言。但我从没拍到过“死人说话”。直到那天晚上。

在青槐里14号楼,四楼14号房。我扛着摄像机进去的时候,

根本没想到——我会听见自己童年的心跳。楼很老。墙皮像死人皮肤一样往下掉。

楼梯吱呀作响,每一步都像在踩某个人的骨头。三楼拐角,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突然出现。

她左手小指缺了一截。递给我一瓶水。“别去四楼。”我笑:“怕鬼?”她摇头:“不是鬼。

”“是回音病。”“啥意思?”她压低嗓音:“回声会认人。”“听过的,就别再听。

”我没当真。谁信这种玄学?我是拍证据的人。不是拍鬼故事的。当晚十点,我独自上楼。

14号房门没锁。一推就开。屋里空得只剩灰尘味。角落摆着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

黑色胶壳,银色按钮。插着电。标签是手写的:“别听。”“别问。”“别回头。”我挑眉。

典型的都市传说三件套。我架好摄像机,对准它。“各位观众,现在是晚上十点零三分。

”“我即将按下播放键。”“如果我突然断更……”“记得查我银行账户,密码是我妈生日。

”我笑了下。然后,按下。第一声是女人的抽泣。断断续续,像被捂住嘴。

接着是小女孩的声音,颤抖着:“妈妈,他又要来了……你快躲……”我心跳漏了一拍。

这不该存在。这楼二十年没人住。磁带怎么可能还有电?录音突然停了。死寂。

下一秒——一个声音直接钻进我耳朵,清晰得像贴在耳边:“你明明听见了,为什么不敲门?

”我猛地回头。灯,灭了。走廊尽头,响起敲门声。咚。咚。咚。三下,停顿,再三下。

和我十岁那年,听见的一模一样。我抄起摄像机就跑。楼梯像滑梯,我差点摔断腿。冲出楼,

冷风一吹,我才意识到——我在发抖。回到车里,我喘得像条濒死的鱼。赶紧回放录像。

画面:我进屋,对准录音机说话,按下播放键。然后——我转身就跑。没了。没有女人哭。

没有小女孩。没有那句话。只有我自己的呼吸,和三声敲门。我再听音频。一样的。

正常得诡异。可我明明听见了。那句话,像刀子,刻进我脑子。“你明明听见了,

为什么不敲门?”我十岁那年,隔壁家男人打老婆。我蹲在门后,眼睛贴着猫眼。

女人被拖进屋,小女孩缩在沙发底。我想敲门。但我没动。我妈说:“别管闲事。”第二天,

她们消失了。警察说:“搬走了。”没人追问。就像现在。我盯着回放画面,手指发抖。

不是设备故障。不是幻觉。它认出我了。这楼,知道我来过。知道我没敲门。我关掉视频,

手心全是汗。但我知道——我得回去。明天。我要带录音笔。带备用电池。带防狼喷雾。

这楼有秘密。而我,不是来拍纪录片的。我是来还债的。因为那句话——不是问过去的邻居。

是问我。“你。”“为什么不敲门?”我忽然明白苏姨那句话了。回声会认人。

认的不是名字。是沉默。是愧疚。是那些你以为藏了一辈子,其实早被命运记在案上的事。

这栋楼没疯。它只是在等一个,敢敲门的人。而我——就是那个,当年没敲门的人。

2我连续三天梦见那扇门。十岁那年,我蹲在自家门后。眼睛贴着猫眼。

隔壁男人拽着女人头发往墙上撞。小女孩缩在沙发底,手死死捂住嘴。我想敲门。但我没动。

我妈说:“别管闲事。”第二天,她们消失了。梦里,小女孩突然转头,盯着我。嘴唇开合,

无声地说:“你为什么不敲门?”我惊醒。冷汗浸透睡衣。凌晨两点十七分。手机屏幕亮着。

摄像机状态显示:“正在录制”。我根本没开。我冲过去,拔出内存卡,插进电脑。

音频文件创建时间:02:03。我点开。第一声是女人的哭,

压抑得像在被掐脖子:“我报了三次警……没人来。”接着是小女孩的声音,

很小:“楼里的叔叔阿姨都听见了……可他们都关窗了。”然后,一个中年男声,

平静得像在念通知:“家丑不外扬,明天就好了。”我浑身发冷。这不是梦。这是录音。

我立刻打开声纹比对软件。导入我在青槐里偷拍的周伯说话片段。匹配度:92%。

守楼人周伯。他拦下了报警。我盯着屏幕,手抖得像帕金森。不是我一个人沉默。

他是第一个盖上盖子的人。我决定潜入配电室。白天踩点时,

我发现他每晚十点准时进去换磁带。钥匙挂腰间,穿中山装,指甲缝总有红褐色痕迹。

像铁锈。也像血。当晚九点五十五,我藏在配电室后巷。十点整,他刷卡进门。我翻窗而入,

躲在柜子后。他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卷磁带,换上新的。动作熟练得像换电池。等他走后,

我撬开柜门,偷走一卷标着“3.16”的带子。回家,关灯,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母亲的声音:“警察来了,可楼长说我们吵架,没事。

”小女孩:“叔叔阿姨都听见了……可他们说‘又不是第一次’。”最后一段,

是周伯:“别闹了,明天就好了。”我砸了耳机。这楼不是没人管。是有人不让管。

我立刻赶往区警局档案室。想查当年的报警记录。保安拦住我:“非公务人员,不得入内。

”我正要走,一个男人走过来。夹克旧,右手指节有疤。“你是林晚?”我点头。

“我是陈默。”“三年前,我负责青槐里那起失踪案。

”我冷笑:“所以你是来告诉我‘证据不足’的?”他摇头:“证据被删了。

”“我调出记录,第二天就接到上级电话,说‘结案’。”“我没坚持。

”他声音低下去:“我怕惹事。”我盯着他:“那你现在呢?”“现在?”他看着我,

“我听见了。”“可我已经辞职了。”我不信他。警察能查到的东西,他不可能交出来。

除非他藏着什么。“我要内部记录。”我说。“完整的。”他沉默三秒:“有,但不能给你。

”“为什么?”“因为一旦你拿到,”他低声,“他们就会知道——有人开始挖了。”“谁?

”“那些觉得‘家丑’真的该被埋的人。”我盯着他:“你到底站哪边?

”他从包里掏出一张U盘,塞进我手里。“明天再看。”“现在回去。”“有人在盯你车。

”我猛地回头。停车场角落,一辆黑车,车窗贴膜,引擎没熄。我攥紧U盘,转身就走。

上车,手还在抖。不是怕。是终于闻到了真相的味道。血腥,潮湿,压了二十年。

而我现在知道——那盘磁带不是意外。它是有人,从过去寄给我的求救信号。问题是。

我敢听下去吗?3我一夜没睡。天刚亮,就插进U盘。里面是三份扫描件。“报警记录”。

母亲第一次报警:时间3月12日21:17,接警员标注“家庭纠纷,已调解”。

第二次:3月14日02:03,标注“误报,无外伤”。第三次:3月16日20:48,

标注“重复报警,不予受理”。可我手里的磁带录音里,母亲说:“警察来了,

可楼长说我们吵架,没事。”时间,正是3月14日。完全对上了。周伯不是旁观者。

他是帮凶。我立刻打电话给陈默。“你早就知道记录被改过?”“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公开?”他沉默两秒:“我说了,没人信。”“一个警察,拿不出原件,

只说‘我觉得有问题’?”“谁理你?”我挂了电话。但我知道,我需要他。他也需要我。

我们是彼此唯一的突破口。下午三点,我蹲在青槐里对面的废品站。陈默开车过来,

戴了帽子。“盯周伯。”我说。“看他是不是每晚都去配电室。”他点头:“我查过,

这楼没通电。”“那录音机哪来的电?”“有人私接线路。”“而且……”他眯眼,

“他换的不是普通磁带。”“是监控备份带。”我心跳加快。这楼有隐藏录音系统。而周伯,

是管理员。晚上九点五十五,我们分头埋伏。我在后巷,他停车在路口。十点整,

周伯准时出现。中山装,黑包,钥匙串晃当响。刷卡,进门,五分钟后出来。我等他走远,

翻窗进入配电室。保险柜没锁死。我撬开,用手机录像。他刚换下的磁带还在桌上,

标签写着“3.17”。我快速翻找,突然摸到一本皮面笔记本。拿出来,翻开第一页。

字迹工整,像公文:“3月15日,她又报了警。我拦下了。不是我想害她,

是这楼经不起折腾。”下一页:“3月16日,小女孩看见我删记录。她盯了我十分钟。

”再下一页:“3月17日,我听见男人说‘再闹就弄死你们’。我没报警。

”最后一页:“3月18日,她们不见了。我写了‘搬离证明’。”“我怕。”“可我更怕,

如果我说了实话,这楼的人会说——你怎么不早说?”我手抖得几乎拿不住。他不是坏人。

他是懦弱的普通人。可正是这种人,把真相一层层埋进地底。我正要拍下日记,

手机突然震动。陈默来电。我接通,他声音压得极低:“林晚,别出声。

”“警方刚接到匿名举报,说青槐里藏有非法录音设备,明天早上去查封。”我猛地抬头。

窗外,一道手电光扫过。有人在巡逻。我立刻关掉手机录像,删除刚拍的视频。不能留痕迹。

我掏出随身带的微型录音笔,重新打开日记,一页页念进去:“3月15日,

她又报了警……”“3月16日,小女孩看见我删记录……”声音低而稳,像在宣读判决。

录完,关笔,塞进口袋。我最后看了一眼保险柜。里面还有一叠磁带,

编号从3.12到3.18。整整七天。全是证据。可我不能全拿。一动,就是打草惊蛇。

我只带走“3.17”那卷带子。翻窗出去时,风突然大了。我回头看了一眼配电室的门。

它静静关着,像一张闭紧的嘴。可我知道——有些话,一旦开始录。就再也封不住了。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录音笔。这一次,不是回声。是反向录音。我们,开始录他们了。

4我带着三台设备重回14号房。摄像机、录音笔、手机直播。全开。我要让全世界看见。

门还是没锁。一推就开。屋里比上次更冷。墙皮裂得像蛛网,地板缝隙里塞着碎纸片。

角落那台录音机,还在。插着电。我把它搬到中间,放上周伯换下的“3.17”磁带。

“各位。”我对着镜头,“如果接下来画面异常,请记住——”“这不是特效。”“是证据。

”我按下播放键。第一秒,灯还亮着。第二秒,整栋楼的电流发出“滋”的一声。灯,灭了。

不是断电那种黑。是像被什么东西,一口吞掉的黑。我转身想关设备。走廊变了。

原本十米长的过道,无限延伸。

门牌号乱跳:14、103、502、301……最后定格在:**103**。

那是我十岁那年住的门牌。我心跳炸了。摄像机还在录。画面里,我看见自己。十岁的我,

蹲在门后,眼睛贴着猫眼。隔壁屋里,男人在咆哮,女人在哭。小女孩缩在沙发底,

抬头——直视镜头。她嘴唇开合,无声地说:“你为什么不敲门?”我后退,撞到墙。身后,

门开了。周伯站在门口。中山装,花镜,指甲缝还是红褐色。他没看我,

盯着那台录音机:“我也听见了。”“那句话。”“‘你为什么不敲门’。

”我声音发抖:“你……什么时候开始听的?”他苦笑:“三年前。”“每晚换带,

它就播给我听。”“可我不敢停。”“一停,它就开始放那天的声音。”“女人被打,

孩子哭,还有……我签字的‘搬离证明’。”我盯着他:“你为什么不报警?

”他低头:“我怕惹事。”“怕楼里乱。”“怕别人说——你当楼长的,怎么不管?

”“可现在……”他抬头,眼眶红了,“我更怕,她们白死。”我手抖得拿不住摄像机。

这不是鬼。是记忆。这栋楼,把所有人的沉默,存成了录音。谁来,就放给谁听。

陈默突然冲进来,大喊:“林晚!快出来!”“拆迁队要推楼了!明天早上八点!

”我抱起设备就跑。可走廊还在延伸。门一扇接一扇打开。每一扇后,都是我家的门。

103。103。103。我站在原地,冷汗直流。出不去了。这楼不让我走。

除非——我留下点什么。我打开录音笔,对准周伯:“说。”“你现在想说什么。

”他看着我,声音低得像忏悔:“对不起……我没报警。”“我不是坏人。

”“可我没做对的事。”我转向镜头,眼泪砸在屏幕上:“我叫林晚。”“十岁那年,

我听见邻居被打。”“我没敲门。”“现在,我录下这些。”“不是为了原谅自己。

”“是为了告诉下一个听见哭声的人——”“别关窗。”“别装听不见。”“沉默,

就是共谋。”录音笔红灯亮着。最后一秒,周伯轻声说:“明天,我去自首。”话音落。灯,

突然亮了。走廊恢复正常。门,通向楼梯。我抱着设备冲出去,身后,

14号房的门缓缓关上。像终于,吐出了一口憋了二十年的气。我瘫坐在楼外台阶上,

喘得像刚跑完马拉松。陈默蹲下:“录到了?”我点头,举起录音笔。“‘回声计划’。

”我说,“第一份证据。”他看着我,忽然笑了:“你知道吗?”“这楼选你,

不是因为你拍纪录片。”“是因为——”“你是最该听见这句话的人。

”5我被陈默拽出青槐里时,整栋楼开始晃。墙裂了。天花板砸下水泥块。我的摄像机脱手,

掉在楼梯上。我回头想捡。他一把把我拖出去:“命重要!”我们刚冲到街对面,

身后传来闷响。推土机已经开始拆楼角。我低头,手里只攥着一张内存卡。摄像机,丢了。

但卡在。证据在。回家,手还在抖。插卡,点开视频。从我进14号房开始,到周伯忏悔,

到陈默冲进来喊拆迁,一切正常。最后一分钟,画面突然卡顿。然后——变了。

我看见14号房门口,站着一个穿校服的小女孩。十岁。扎马尾。是我。

她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狠狠砸向那台录音机。一下。两下。录音机碎了。她回头,对我笑。

然后画面黑了。我猛地后退。这段视频——我从来没拍过。设备也不可能自动生成。

可它就在那里。时间戳显示:**视频结尾,最后十秒**。我放慢速,放大她的脸。

真的是我。不是特效。不是PS。是……这楼,替我完成了我没敢做的事。砸了录音机。

断了沉默的源头。我盯着屏幕,浑身发冷。不是怕。是震撼。这栋楼不是在报复。

它在**替我们赎罪**。我立刻打电话给陈默。“我给你发备份。”“原始卡,

我去电视台送审。”“《回声》明天首播。”他沉默两秒:“别走大路。”“有人盯着你。

”我不信邪。半小时后,我出门,卡藏在鞋垫下。刚走到路口,一辆黑车缓缓跟上来。

车窗贴膜,看不清人。我拐进小巷,七绕八拐,甩掉它。回到家,

钥匙还没拔出来——一张纸条从门缝滑出。白纸,黑字,打印体:“别播。

”“否则你也会消失。”我站在门口,心跳像打鼓。不是怕。是怒。我撕了纸条,打开电脑,

把视频上传到三个备份云盘。又给五个记者发了链接。做完这些,我打开录音笔,

录下一句话:“如果我明天没出现。”“去查青槐里14号房。”“去查周伯的日记。

”“去查‘和谐家庭促进会’。”“真相不在沉默里。”“在敢说话的人手里。”我关掉灯,

坐在黑暗里。手机放在枕边。内存卡,贴身藏着。我知道他们不会放过我。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十年无性姻缘我怀了孩子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