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那本农事录(陈阳王虎)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爷爷的那本农事录陈阳王虎
作者:爱好你挣
都市小说连载
《爷爷的那本农事录》内容精彩,“爱好你挣”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陈阳王虎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爷爷的那本农事录》内容概括:陈阳在整理爷爷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 “耕地日记”:里面记着每年的播种时间、收成情况,还有一些琐事,比如 “今天阳阳帮我递了水,孩子长大了”“邻居家的地荒了,我帮着耕了,他在外打工不容易”。看着日记,陈阳想起爷爷晚年时,因为腿不好,不能再耕地,就每天去田埂上转,看着别人种地,眼神里满是羡慕。
村里的种粮大户王老板,想把陈阳家的地也承包了,给的租金很高,陈阳却犹豫了 —— 他想起爷爷说的 “不能忘了根”,于是决定把地留下来,自己种。可他根本不会种地,只能请教村里的老农户:学怎么选种、怎么施肥、怎么灌溉,一开始经常出错,种的小麦长得又矮又瘦,村里人都笑他 “城里娃子不懂种地”,他却不放弃,每天下班就回村,在地里忙活。
后来,陈阳把自己的设计工作和种地结合起来:他在网上开了个 “乡村生活” 账号,分享自己种地的日常,还设计了一些 “农产品包装”,把自己种的小麦、玉米做成 “原生态农产品” 卖。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的账号,有人问他 “怎么才能买到你的农产品”,有人说 “看你种地,想起了我爷爷”。
2025-10-16 22:32:42
第三章:赛博农夫与大学的橄榄枝陈阳把自己关在老宅里三天三夜。
窗帘紧闭,屋内昏暗如黄昏。
他坐在爷爷的老藤椅上,膝盖上摊着那本《耕地日记》。
翻到第十七页,爷爷的字迹歪歪扭扭:“今日立秋,土润而不湿,正是播种好时节。
但王二家的地积水了,他心急如焚来找我。
我告诉他,地有脾气,不能硬来。”
陈阳的手指停在这行字上。
地有脾气。
他想起自己那台失控的旋耕机,想起被水泡烂的种子。
也许爷爷说得对,种地不是工业设计,不能用标准化的思维去套用。
这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艺术。
第二十三页:“今日麦苗出土,绿油油一片。
但东边那块地的苗有些发黄,我仔细看了看,是土壤板结了。
明日得松松土。”
第三十一页:“连下三日雨,田里积水。
村里人都说完了,但我不慌。
这雨来得正好,能把土里的虫卵冲走。”
每一页都是对土地的细致观察,对天气变化的敏锐感知。
陈阳合上日记,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阳光刺得他眯起眼睛。
外面的世界依然在运转,而他却困在这间屋子里,被挫败感包围。
他掏出手机,打开相机。
镜头对准桌上的日记本,咔嚓一声。
然后是那些发黄的劳动奖章,那张爷爷年轻时的照片。
陈阳打开手机上的设计软件,开始编辑这些照片。
他给照片加上复古的滤镜,调整色调和对比度。
然后在图片上添加文字:“一个设计狗的耕地日记 第一期:我把田种成了行为艺术。”
他写道:“各位,我是陈阳,一个刚从城里回村种地的菜鸟。
先给大家看看我的杰作——一半光秃秃,一半像棋盘。
村里人都说我疯了,连我自己都开始怀疑了。”
配图是他那块奇形怪状的田地,斑秃的地方和整齐的方阵形成强烈对比。
“但是今天翻爷爷的日记,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种地不是搞工程,不能用CAD的思维去种田。
土地有自己的脾气,我得学会和它对话。”
他又拍了一张李大爷编织草帽的照片,配文:“这是村里的李大爷,我的第一位老师。
他说:地不认鞋,只认手。
当时我还不服气,现在想想,确实是这个理。”
最后一张图是“黑土麦”和“超级小麦王”的对比照片。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播种方式,但李大爷给我的黑土麦明显长得更好。
也许,最朴实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陈阳深吸一口气,点击发布。
手机屏幕显示“发布成功”,他把手机扔在床上,继续翻看爷爷的日记。
一个小时后,手机开始不停地震动。
陈阳拿起手机一看,评论区己经有几十条留言。
“博主加油,想起了我爷爷的地。”
“这才是真实的种地,不是滤镜下的田园风光。”
“哈哈哈,博主太实诚了,把失败都拍出来。”
“支持博主,城里人种地确实不容易。”
陈阳愣住了。
他原本以为会被嘲笑,没想到收到的都是鼓励和理解。
评论还在不断增加。
“我也是设计师,看到博主的经历很有感触。
现在的工作太程式化了,想找回一些真实的东西。”
“博主的照片拍得真好,有种纪实摄影的感觉。”
“期待后续更新,想看博主的田地能不能起死回生。”
陈阳的心情瞬间明朗起来。
他重新打开设计软件,开始制作第二期内容。
这一次,他不再只是记录失败,而是开始“产品化”整个过程。
他为“黑土麦”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背景:这是一种传承了几十年的本地品种,耐旱抗病,适应性强。
虽然产量不如现代杂交品种,但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他把李大爷画成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戴着草帽,牵着老黄牛,手里拿着一把“黑土麦”。
配文:“李大爷说: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种的品种,不娇气。”
然后是爷爷日记里的农谚,他做成了精美的海报:“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立了秋,把扇丢。”
每一句农谚都配上相应的插画和现代化的版式设计。
陈阳的设计天赋在这一刻完全爆发。
他不再纠结于种地的技术细节,而是将整个过程当作一个品牌来打造。
真实的失败经历成了最好的故事素材,传统的农业智慧成了最珍贵的内容资源。
第二期内容发布后,反响更加热烈。
点赞数破千,评论区热闹非凡。
“博主的设计功底真的强,把农谚做得这么美。”
“李大爷太可爱了,求做成表情包。”
“突然对传统农业产生了兴趣。”
“博主什么时候开首播?
想看看真实的种地过程。”
陈阳看着不断增长的粉丝数,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和在设计公司做项目时完全不同。
那时候他面对的是挑剔的客户和标准化的需求,而现在,他面对的是真实的土地和真诚的观众。
一周后,陈阳的账号粉丝数突破了五千。
他开始定期更新内容,记录麦苗的生长过程,分享李大爷的种地经验,展示爷爷日记里的农业智慧。
每一期内容都精心设计,既有真实的记录,又有美学的呈现。
这天下午,陈阳正在田里观察麦苗的生长情况。
“黑土麦”的长势越来越好,叶片浓绿,根系发达。
而“超级小麦王”虽然整齐,但有些植株开始出现黄叶现象。
他正准备拍摄新一期的内容,手机突然响了。
是一条私信通知。
陈阳点开一看,发信人的头像是一个严肃的女性,认证信息显示:周静,省农业大学植物学博士。
“您好,我是省农业大学的周静。
看了您的视频,对您种植的黑土麦很感兴趣。
这个品种在我们的数据库里记录很少,想请问能否到现场进行采样研究?”
陈阳愣了一下。
省农业大学?
植物学博士?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骗子吧?
现在网上什么人都有,冒充专家学者的也不少。
陈阳回复:“您好,请问您有相关的证明文件吗?”
很快,周静发来了一系列照片:身份证、博士学位证书、工作证,还有一份盖着省农业大学公章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地方原生作物品种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
陈阳仔细看了看,文件看起来很正式,印章也很清晰。
他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周静 省农业大学”,确实找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
这是真的。
一个省里的专家学者,居然看上了他的“黑土麦”。
陈阳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他立刻回复:“当然可以,欢迎您来实地考察。”
两天后的上午,一辆挂着省农业大学牌照的白色越野车开进了青山村。
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快看,大学的车!”
“是省里来的专家!”
“他们来干什么?”
村民们纷纷从家里跑出来,围在村口看热闹。
越野车首接开到了陈阳家的田边停下。
车门打开,下来三个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穿着白色实验服,戴着眼镜,气质干练;两个年轻的男性,应该是她的助手,手里拿着各种仪器设备。
“您就是陈阳先生吧?
我是周静。”
女性主动伸出手。
陈阳连忙握手:“周博士,您好,欢迎来到青山村。”
周静的握手很有力,手掌有些粗糙,显然经常做实验。
“这就是您种植黑土麦的田地?”
周静走到田边,蹲下身仔细观察麦苗。
“是的,就是这一片。”
陈阳指着那块“方阵田”。
周静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麦苗的叶片和根系。
“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确实是很好的品种。”
她站起身,对助手说:“开始取样吧。”
两个助手立刻行动起来,拿出各种专业仪器:土壤采样器、pH测试仪、显微镜、样品袋。
他们在田里不同位置取土样,采集麦苗样本,测量土壤酸碱度,动作专业而熟练。
村民们围在田埂上,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
“看起来好高级的样子。”
“他们在干什么?”
李大爷也来了,站在田埂上,看着周静和陈阳认真讨论着什么。
“周博士,您觉得这个品种怎么样?”
陈阳紧张地问道。
“从外观上看,这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地方品种。”
周静一边观察一边说:“耐旱性强,抗病能力好,而且适应性很广。
这种品种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少见了。”
她指着陈阳田里的“超级小麦王”:“您看,这些现代杂交品种虽然产量高,但对环境要求很苛刻。
一旦条件不合适,就容易出问题。”
陈阳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确实,那些“超级小麦王”有不少都出现了黄叶现象。
“而您的黑土麦就不一样了。”
周静蹲下身,轻抚着麦苗的叶片:“它们己经适应了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有很强的生命力。”
“那这块地的土壤怎么样?”
陈阳问道。
周静让助手拿来土壤检测的初步结果。
“非常好。”
她看着数据说:“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活性强,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残留。
这说明这块地多年来都是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土壤生态系统保持得很好。”
陈阳心中一阵激动。
“周博士,您的意思是……这块地的价值不在于产量,而在于它培育出的作物的品质和独特性。”
周静站起身,认真地看着陈阳:“现在市场上的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像您这样的原生品种和生态种植方式,反而更有价值。”
村民们听不懂什么“有机质微生物活性”,但他们看得懂大学的牌照,听得懂“价值”这个词。
那个被他们嘲笑的“傻子”,那个被王虎断言要哭着求饶的“城里娃”,竟然引来了省里的专家学者。
李大爷站在田埂上,看着周静和陈阳认真讨论着“土壤有机质”和“根系固氮能力”,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认真的表情。
也许这个年轻人真的能搞出名堂来。
“陈先生,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
周静说:“我们正在做地方原生品种的保护研究,您的黑土麦很有研究价值。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希望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
陈阳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技术支持,帮您优化种植方案,提高品质。
作为回报,我们希望能获得一些研究数据和样本。”
陈阳连连点头:“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荣幸。”
周静微笑着说:“那我们就这么定了。
过几天我会把详细的合作方案发给您。”
她看了看表:“今天的采样工作基本完成了,我们先回去做进一步的检测。
有结果了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三人收拾好设备,准备离开。
“陈先生,您的种植理念很好。”
周静临上车前说:“现在很多人追求高产量,忽略了品质和生态。
像您这样坚持传统种植方式的人不多了。”
“谢谢您的鼓励。”
陈阳说:“其实我也是刚开始学,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没关系,慢慢来。”
周静说:“好的东西需要时间去培育。”
越野车启动,慢慢驶出村子。
村民们还围在田边议论纷纷。
“没想到陈阳真的搞出名堂了。”
“省里的专家都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看来我们都小看他了。”
李大爷走到陈阳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伙子,看来你爷爷没有看错人。”
陈阳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这是李大爷第一次对他表示认可。
当天晚上,陈阳把今天的经历制作成了新一期内容。
标题是:《当省里的专家遇到村里的“黑土麦”》。
他详细记录了周静博士的到访过程,展示了专业的土壤检测,分享了关于原生品种价值的讨论。
这期内容一发布,立刻引起了轰动。
评论区炸了。
“卧槽,博主这是要起飞的节奏啊!”
“省农业大学的专家都来了,这含金量太高了。”
“博主的黑土麦要火了。”
“什么时候能买到博主种的麦子?”
“期待博主和专家的合作成果。”
粉丝数在一夜之间突破了一万。
而在县城的办公室里,王虎正盯着电脑屏幕,脸色铁青。
他的手下刚刚把陈阳最新的视频发给了他。
“老板,这小子好像真的搞出点名堂了。”
手下小心翼翼地说:“省农业大学的人都来了。”
王虎紧握着拳头。
他不懂什么“基因微生态”,但他看得懂大学的牌照。
一种自己无法掌控的变数正在出现。
“去查一下这个周静的底细。”
王虎冷冷地说:“我要知道她的所有信息。”
“是,老板。”
王虎关掉电脑,走到窗前。
远处就是青山村的方向。
那个他原本以为三个月就会哭着求饶的“城里娃”,现在居然引来了省里的专家。
这让他第一次感到了不安。
而在陈阳的手机里,评论区还在不断刷新。
“博主,你的麦子熟了卖不卖?”
“我想预订博主的黑土麦面粉。”
“博主考虑开网店吗?”
陈阳看着这些评论,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
也许,他真的能在这片土地上闯出一番天地。
相关推荐:
锁链老黄《我养龙族当蛊虫,仙界竟是我酒壶》最新章节阅读_(锁链老黄)热门小说
凤落残城公主的复仇诗青鸾柳如歌免费热门小说_最热门小说凤落残城公主的复仇诗青鸾柳如歌
苏沐陆程毕业录像带我们没说完的话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毕业录像带我们没说完的话全本阅读
凤落残城公主的复仇诗(青鸾柳如歌)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凤落残城公主的复仇诗青鸾柳如歌
弟弟的心脏在他胸口跳动,他却抱着别人的孩子让我滚林兰顾景深最新完结小说推荐_全集免费小说弟弟的心脏在他胸口跳动,他却抱着别人的孩子让我滚林兰顾景深
凤落残城公主的复仇诗青鸾柳如歌最新免费小说_免费完本小说凤落残城公主的复仇诗青鸾柳如歌
他将我养成鬼后,又用百鬼折磨我卿卿贺寻完结小说大全_免费热门小说他将我养成鬼后,又用百鬼折磨我(卿卿贺寻)
命运的底牌(李不凡高胜男)完本小说大全_热门小说大全命运的底牌李不凡高胜男